2019年高考一輪復習政治高考題精選三(3)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23 21:55:31
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fā)展
1.(2016江蘇單科卷22)源遠流長的"禮"文化在漫長的文明演進中,積淀了許多協(xié)調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規(guī)范和準則。今天,我們仍借助這些規(guī)范和準則來協(xié)調人際關系、促進社會和諧,但賦予了"禮"平等、友善等新的內涵。這說明文化具有:
A.鮮明的民族性 B.相對的穩(wěn)定性 C.時代的先進性 D.強大的包容性
2..(2016天津卷10)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獨特之處,在于把哲學觀念與歷史文脈融入磚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為中華文化傳承的視覺象征。例如為世人所稱道的蘇州園林,"雖未人作,宛自天成",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這印證了:
、僦腥A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園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質載體
③文化的傳承依賴于傳統(tǒng)建筑的保護 ④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紐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16海南單科卷17)莆仙戲被譽為宋元時期南戲的"活化石",是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當地政府通過引進藝術人才、安排專項財政資金等方式,大力扶持莆仙戲,使這一傳統(tǒng)藝術展現出新的魅力。政府扶持莆仙戲旨在:
、偻卣箲蚯幕袌觯瑢崿F經濟效益最大化 ②挖掘傳統(tǒng)戲曲的歷史文化價值
、弁ㄟ^推陳出新維護戲曲文化的多樣性 ④推動戲曲文化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6天津卷11)在中國文學博物館,4D電影《甲骨文》向觀眾展示著甲骨文的產生、發(fā)展和演變歷程。還原古代生活場景時,影院畫面、音響和座椅巧妙配合,帶觀眾穿越數千年,講述甲骨文字形時,立體圖形靈活轉換,讓觀眾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從中看出:
A.科技是推動文化發(fā)展的決定因素
B.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促進了文化傳播
C.甲骨文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D.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5.(2016全國新課標II甲卷19)我國雜技歷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觀眾喜愛。在現代,我國雜技融入音樂、舞蹈等元素,利用聲、光、電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驚險刺激又妙趣橫生,許多節(jié)目蜚聲海內外。我國現在雜技藝術蜚聲海內外,主要得益于:
、佻F代傳媒超越時空的傳播功能
、谟矛F代流行藝術元素取代傳統(tǒng)藝術元素
③在繼承傳統(tǒng)基礎上滿足了現在觀眾的審美需求
④以現代藝術手段展現我國雜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5年廣東卷32)有學者認為,傳統(tǒng)戲曲在寫意的、程式化的表演變遷中體現出一脈相承的美學氣質;古典詩詞在格律、句式的變化中堅持了押韻、平仄和詩情意象;書法在不同流派的發(fā)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筆法和氣韻。因此,文化的精神傳承比技藝傳承更重要。這一結論的合理之處在于看到了
、侔l(fā)展中的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規(guī)律
②傳統(tǒng)文化形式的創(chuàng)新具有不同時代的共同要求
、蹅鹘y(tǒng)文化所蘊涵的精神具有內在穩(wěn)定性
④對待傳統(tǒng)文化應堅持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5年海南卷18)中國珠算成功申遺( )
①提供了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的成功案例
、谪S富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
③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鑒
、苷蔑@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