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xué)年高二語文上學(xué)期期末考點大串講文言文閱讀解析版(二)(3)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2024-12-25 19:11:54
到始皇的時候,發(fā)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yè),以武力來統(tǒng)治各國,將東周,西周和各諸侯國統(tǒng)統(tǒng)消滅,登上皇帝的寶座來統(tǒng)治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風(fēng)震懾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頸上捆著繩子(愿意服從投降),把性命交給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長城,守衛(wèi)邊境,使匈奴退卻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邊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秦始皇接著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來使百姓愚蠢;毀壞高大的城墻,殺掉英雄豪杰;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銷毀兵刃和箭頭,冶煉它們鑄造十二個銅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憑借華山為城墻,依據(jù)黃河為城池,憑借著高聳的華山,往下看著深不可測的黃河,認為這是險固的地方。好的將領(lǐng)手執(zhí)強弩,守衛(wèi)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和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天下已經(jīng)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認為這關(guān)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堅固的城防,是子子孫孫稱帝稱王直至萬代的基業(yè)。
等到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懾著邊遠地區(qū)?墒,陳涉不過是個破甕做窗戶、草繩做戶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后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沒有孔丘、墨翟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猗頓那樣富有。(他)躋身于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fā)難,率領(lǐng)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著幾百人的隊伍,掉轉(zhuǎn)頭來進攻秦國,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dāng)旗幟,天下豪杰像云一樣聚集,回聲似的應(yīng)和他,許多人都背著糧食,如影隨形地跟著。崤山以東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
材料二
侯生、盧生一起商量說:“始皇為人,天性粗暴兇狠,自以為是,他出身諸侯,兼并天下,諸事稱心,為所欲為,認為從古到今沒有人比得上自己。他專門任用治獄的官吏,獄吏們都受到親近和寵幸。博士雖然也有七十人,只不過用來充數(shù)并不任用。丞相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經(jīng)決定的命令,依仗皇上辦事;噬舷矚g用重刑、殺戮顯示威嚴,官員們都怕獲罪,都想保持住祿位,所以沒有人敢真正竭誠盡忠。秦法規(guī)定,一個方士不能兼有兩種方術(shù),如果方術(shù)不能應(yīng)驗,就要處死。然而占候星象云氣以測吉兇的人多達三百,都是良士,然而由于害怕獲罪,就得避諱奉承,不敢正直地說出皇上的過錯。天下的事無論大小都由皇上決定,皇上甚至用秤來稱量各種書寫文件的竹簡木簡的重量,日夜都有定額,閱讀達不到定額,就不能休息。他貪于權(quán)勢到如此地步,咱們不能為他去找仙藥。”于是就逃跑了。始皇聽說二人逃跑,十分惱怒地說:“我先前查收了天下所有不適用的書都把它們燒掉。征召了大批文章博學(xué)之士和有各種技藝的方術(shù)之士,想用他們振興太平,這些方士想要煉造仙丹尋找奇藥。今天聽說韓眾逃跑了不再還報,徐市等人花費的錢以數(shù)萬計算,最終也沒找到奇藥,只是他們非法謀利互相告發(fā)的消息傳到我耳朵里。盧生等人我尊重他們賞賜十分優(yōu)厚,如今竟然誹謗我,來加重我的無德。這些在咸陽的人,我派人去查問過,有的人竟妖言惑眾,擾亂民心。”于是派御吏去一一審查,這些人輾轉(zhuǎn)告發(fā),一個供出一個,始皇親自把他們從名籍上除名,一共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在咸陽,讓天下的人知道,來懲戒以后的人。征發(fā)更多的流放人員去戍守邊疆。始皇的大兒子扶蘇進諫說:“天下剛剛平定,遠方百姓還沒有歸附,儒生們都誦讀詩書,效法孔子,現(xiàn)在皇上一律用重法制裁他們,我擔(dān)心天下將會不安定,希望皇上明察。”始皇聽了很生氣,就派扶蘇到北方上郡去監(jiān)督蒙恬的軍隊。
十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寵,常侍左右;帝或時自傅粉墨,與優(yōu)人共戲于庭,以悅劉夫人,優(yōu)名謂之“李天下”。嘗因為優(yōu),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優(yōu)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頰帝失色群優(yōu)亦駭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誰呼邪帝悅厚賜之諸伶出入宮掖,侮弄縉紳,群臣憤嫉,莫能出氣;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澤者,四方藩鎮(zhèn)爭以貨賂結(jié)之。其尤蠹政害人者,景進為之首。進好采閭閻鄙細事聞于上,上亦欲知外間事,遂委進以耳目。進每奏事,常屏左右問之,由是進得施其讒愿,干預(yù)政事。自將相大臣皆憚之。初,胡柳之役,伶人周匝為梁所得,帝每思之;入汴之日,匝謁見于馬前,帝甚喜。匝涕泣言曰:“臣之所以得生全者,皆梁教坊使陳俊、內(nèi)園栽接使儲德源之力也,愿就陛下乞二州以報之。”
帝許之。郭崇韜曰:“陛下所與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賞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為刺史,恐失天下心。”帝謂崇韜曰:“吾已許周匝矣,使吾慚見此三人,公言雖正,當(dāng)為我屈意行之。”以俊為景州刺史,德源為憲州刺史。時親軍有從帝百戰(zhàn)未得刺史者,莫不憤嘆。初,羅貫為禮部員外郎,性強直,為郭崇韜所知,用為河南令。為政不避權(quán)豪,伶宦請托,書積幾案,一不報,皆以示崇韜。崇韜奏之,由是伶宦切齒。河南尹張全義亦以貫高伉,惡之,遣婢訴于皇后,后與伶宦共毀之,帝含怒未發(fā)。會帝自往壽安視坤陵役者,道路泥濘,橋多壞。帝問主者為誰,宦官對屬河南。帝怒,下貫獄;獄吏榜掠,體無完膚,明日,傳召殺之。
。ü(jié)選自《資治通鑒后唐紀》)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ü(jié)選自歐陽修《伶官傳序》)
6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優(yōu)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頰/帝失色/群優(yōu)亦駭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誰呼邪/帝悅/厚賜之/
B.優(yōu)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頰/帝失色/群優(yōu)亦駭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誰/呼邪/帝悅厚/賜之/
C.優(yōu)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頰/帝失色/群優(yōu)亦駭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誰呼邪/帝悅厚/賜之/
D.優(yōu)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頰/帝失色/群優(yōu)亦駭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誰/呼邪/帝悅/厚賜之/
6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嘗因為優(yōu)”與“嘗以十倍之地”(《過秦論》)兩句中的“嘗”字含義相同。
B.縉紳:即搢紳,把笏板插在帶間是舊時官宦的裝束,后用為士大夫的代稱。
C.“其尤蠹政害人者”與“爭寵而心害其能”(《屈原列傳》)兩句中的“害”字含義相同。
D.教坊:古時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專管雅樂以外的音樂、舞蹈與百戲的教習(xí)、排練、演出等事務(wù)。
6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后唐莊宗喜歡音樂,寵幸伶人,有時自己也粉墨登場,與優(yōu)伶在宮庭里嬉戲,來討劉夫人歡心,他還給自己取了“李天下”的藝名。
B.優(yōu)伶出入皇宮,欺侮官員,大臣們敢怒不敢言,有的反向他們獻媚,爭相巴結(jié);后唐莊宗重用景進,景進乘機進讒,群臣都害怕他。
C.后唐莊宗濫施封賞,他將刺史封給伶人周匝的恩人。郭崇韜勸諫說任命優(yōu)伶為刺史,這是要失掉天下人心的,但郭的意見沒被采納。
D.羅貫性情剛直,處理政事從不回避權(quán)勢之家,伶宦請求托小事情的書信,他一律不予上報,被權(quán)貴嫉恨,遭到詆毀,因此下獄被殺。
6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初,羅貫為禮部員外郎,性強直,為郭崇韜所知,用為河南令。
(2)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69.歐陽修認為后唐莊宗失敗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事”還是“天命” 請結(jié)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65.A 66.C 67.D 68.(1)當(dāng)初,羅貫擔(dān)任禮部員外郎,性情剛強正直,被郭崇韜賞識,任用他去當(dāng)河南縣令。
。2)推究莊宗得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了。 69.①在于“人事”。
、谒麑櫺伊嫒,任其干預(yù)政事,失去天下心;聽信讒言,殺害忠良
【解析】65.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的斷句能力。
句意:一個叫敬新磨的戲子突然上前打了他一耳光。莊宗頓時臉色大變,眾戲子因此都驚駭不已。敬新磨慢條斯理地解釋說:“治理天下的人只有一個,你還在那呼誰呢 ”莊宗隨即轉(zhuǎn)怒為喜,厚厚地封賞了敬新磨。
“新磨徐曰”中“新磨”是“曰”的主語,中間不宜斷開,排除CD。
“厚”是修飾“賜”的,中間不宜斷開,排除B。
故選A。
6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和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正確。均為“曾經(jīng)”的意思。句意:曾經(jīng)因演戲的緣故。/他們曾經(jīng)用十倍于秦的土地。
B.正確。
C.錯誤。含義不同,傷害,損害;嫉妒。句意:害政害人最嚴重的。/想爭得懷王的寵信,內(nèi)心嫉妒屈原的才能。
D.正確。
故選C。
67.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D.“他一律不予上報”有誤。原文為“為政不避權(quán)豪,伶宦請托,書積幾案,一不報”,“報”,不是上報的意思,而是回復(fù)的意思,“一不報”的意思是他一個也不給回復(fù)。
故選D。
68.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初”,從前,當(dāng)初;“為……所”,表被動;“知”,賞識。
(2)“原”,推其根本,推究;“所以”,……的原因;“知”,明白,了解。
69.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可知,歐陽修認為在于“人事”。
由“諸伶出入宮掖,侮弄縉紳,群臣憤嫉,莫能出氣;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澤者,四方藩鎮(zhèn)爭以貨賂結(jié)之”可知,他寵幸伶人,任其干預(yù)政事,失去天下心;
由“帝怒,下貫獄;獄吏榜掠,體無完膚,明日,傳召殺之”可知,聽信讒言,殺害忠良。
參考譯文:
莊宗自幼精通音律,因此伶人深得他的寵愛,常常陪侍在他身邊。莊宗有時就自己在臉上涂上一些粉墨,和伶人一起在后宮庭院里嬉鬧,以此來討得劉夫人的歡心,他還為自己取了個藝名叫“李天下”。曾經(jīng)因演戲的緣故,莊宗自己喊自己“李天下,李天下”,一個叫敬新磨的戲子突然上前打了他一耳光。莊宗傾時臉色大變,眾戲子因此都驚駭不已。敬新磨慢條斯理地解釋說:“治理天下的人只有一個,你還在那呼誰呢 ”莊宗隨即轉(zhuǎn)怒為喜,厚厚地封賞了敬新磨。優(yōu)伶?zhèn)兂3鋈胗诨蕦m,捉弄欺負士大夫,大臣們非常憤恨,但又不敢對他們生氣,反而有人依附或拜托他們求得后唐帝的恩澤,四面八方的藩鎮(zhèn)官員們也爭相賄賂、巴結(jié)。害政害人最嚴重的,景進是第一個。景進喜歡采集一些民間小事說給后唐帝聽,后唐帝也想知道一些外面的事情,于是把景進當(dāng)作自己的耳目。景進每次去后唐帝那里報告事情,后唐帝都要讓左右的人們退下去后才問他,因此景進也乘機說別人一些壞話,干預(yù)政事。從將相大臣往下的官員們都害怕他,當(dāng)初在胡柳戰(zhàn)役中,伶人周匝被梁人生擒,莊宗常常思念他。等到后唐軍攻入汴梁的那一天,周匝在馬前謁見莊宗,莊宗非常高興。周匝在莊宗面前哭訴道:“臣之所以能夠得以保全到今天,全仰仗梁教坊使陳俊、內(nèi)園栽接使儲德源的鼎力相助,希望陛下能夠封賞給他們兩個州,用以回報他們對我的恩情。”
莊宗當(dāng)即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郭崇韜在一旁勸說道:“陛下應(yīng)當(dāng)封賞那些與您共同奪取天下的人,這些人全都是英豪忠勇之士。如今大功剛剛告成,這些人中還沒有一個得到封賞,現(xiàn)在卻要首先任命一個伶人擔(dān)任刺史,恐怕陛下會從此失掉天下人的心。”莊宗對崇韜說:“我已經(jīng)答應(yīng)周匝了,這讓我不好意思見到這三人。你的話雖然剛正,但你還是為我委屈心意去做吧。”最終封陳俊為景州刺史、儲德源為憲州刺史。當(dāng)時親軍中有跟從后唐帝轉(zhuǎn)戰(zhàn)南北而沒有封得刺史的人無不憤怒嘆息。當(dāng)初,羅貫擔(dān)任禮部員外郎,性情剛強正直,被郭崇韜賞識,任用他去當(dāng)河南縣令。他在任河南縣令期間,處理政事從不回避那些有權(quán)有勢之家,伶人宦官們請求托辦事情的書信推滿了桌子,他一個也不給回答,把這些書信全部拿去讓郭崇韜看,郭崇韜把這些事上奏給后唐帝,因此那些伶人宦官們對羅貫恨得咬牙切齒。河南尹張全義也認為羅貫很高做,十分討厭羅貫,派奴婢告訴皇后,皇后和伶人宦官們一起詆毀羅貫,后唐帝聽了雖然內(nèi)心很生氣,但還沒有發(fā)作出來。正好這時后唐帝自前往壽安察看修筑坤陵的人們,這里的道路泥濘,橋梁多數(shù)也毀壞。后唐帝就問主管這里的是誰,宦官們回答后唐帝說是河南縣令羅貫。后唐帝聽了十分生氣,下令把羅貫抓入監(jiān)獄。監(jiān)獄吏們用棍子打他,打得羅貫體無完膚。第二天,后唐帝下詔要把羅貫殺死。
。ü(jié)選自《資治通鑒后唐紀》)
唉!國家興盛與衰亡的道理,雖然說是天命,難道不是由于人事嗎 推究莊宗得太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了。
(節(jié)選自歐陽修《伶官傳序》)
十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周武平紂之亂,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國。其得天下不殊,祚運長短若此之相懸也 ”尚書右仆射蕭瑀進曰:“紂為無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諸侯不期而會。周室微,六國無罪,秦氏專任智力,蠶食諸侯。平定雖同,人情則異。”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務(wù)弘仁義;秦既得志,專行詐力。非但取之有異,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茲乎!”
。ü(jié)選自《貞觀政要·辨興亡》)
材料二:
秦滅周祀,并海內(nèi),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yǎng)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風(fēng)。若是,何也 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滅,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凌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dāng)此之時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后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詐力,安危者貴順權(quán),此言取與守不同術(shù)也。秦離戰(zhàn)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論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跡,以制御其政,后雖有淫驕之主,猶未有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號顯美,功業(yè)長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lǐng)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饑者甘糟糠。天下囂囂,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nèi)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發(fā)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jié)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盛德與天下,天下息矣。
。ü(jié)選自賈誼《過秦論·中》)
7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將答案對應(yīng)字母填寫到橫線處。
當(dāng)此A之B時C專D威E定F功G安H危I之J本K在L于此矣
7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因,指趁著,與《燭之武退秦師》中“因人之力而敝之”的“因”字意思不同。
B.抑,而且,與《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抑本其成敗之跡”的“抑”字意思相同。
C.南面,指面朝南方;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帝位面朝南,故常用以代稱帝位。
D.弊,困乏、疲憊,與《答司馬諫議書》中“以興利除弊”的“弊”字意思不同。
72.下列對材料二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周朝王室的權(quán)力衰微,天子的政令得不到執(zhí)行,諸侯紛爭引發(fā)戰(zhàn)事不斷,導(dǎo)致民生凋敝,秦國的統(tǒng)一可以說是順應(yīng)百姓的意愿。
B.秦始皇貪婪卑鄙且獨斷專行,不施仁政,焚毀文書,施行嚴苛刑罰,以欺詐和武力統(tǒng)治天下,在遭到反抗后不得已才推行仁義。
C.賈誼認為,如果秦始皇能以史為鑒,效法先朝來治理政事,縱使后世秦王驕奢淫逸,秦朝也會安穩(wěn),不用擔(dān)心國家會傾覆危亡。
D.秦二世即位,天下百姓都對他實施新政滿懷期待;對勞苦百姓而言,吃穿用度較易滿足,但他卻沒抓住這個時機施展政治才干。
73.對秦失去天下的原因,蕭瑀、唐太宗和賈誼三個人有什么看法
【答案】70.CGK 71.B 72.B 73.①蕭瑀認為,秦在六國沒有罪過的情形下侵占他們的國家,其政權(quán)得不到百姓的普遍接受;②唐太宗和賈誼的看法相似,都認為秦國平定天下后,以欺詐與暴力的手段統(tǒng)治天下。
【解析】70.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在這個時候,保住威權(quán)穩(wěn)定功業(yè),安定和危敗的根本,就在于此了。
“當(dāng)此之時”是時間狀語,獨立存在,“時”后斷開,即C處;
“專威定功”省略主語“秦始皇”,并列短語共同陳述主語,獨立成句,“功”是“定”的賓語,可在“功”后斷開,即G處;
“安危”是“本”的定語,“安危之本”是下一句的主語,“在于此矣”是“安危之本”的謂語,可在“本”后斷開,以突出強調(diào)主語,即K處。
故需要加句讀處為CGK。
71.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
A.正確。“因”,趁著。/依靠。意思不同。句意:秦始皇趁著周王室的衰微。/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
B.錯誤,意思不同。“抑”,而且,表遞進。/或者、還是,表選擇。句意:而且守護天下的方式也不相同。/或許探究他的成敗的根源。
C.正確。
D.正確。“弊”,困乏,疲憊。/弊端。意思不同。句意:軍民疲憊。/興辦對國家人民有益利的事業(yè),除去各種弊端。
故選B。
72.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在遭到反抗后不得已才推行仁義”錯誤。原文“先詐力而后仁義”,是說秦始皇施行欺詐和暴力而不顧仁義。
故選B。
73.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蕭瑀認為是“周室微,六國無罪,秦氏專任智力,蠶食諸侯。平定雖同,人情則異”,即秦國依靠才智與武力奪取天下,不被百姓認可。
對此,唐太宗不太認同,認為是“秦既得志,專行詐力”。即秦國達到目的以后,卻一味地施行欺詐和暴力。
材料二中,由“夫兼并者高詐力,安危者貴順權(quán),此言取與守不同術(shù)也。秦離戰(zhàn)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可以看出,賈誼認為秦始皇奪取天下和守護天下的方式?jīng)]有差別,都采用了欺詐和武力的手段,所以孤立無援,滅亡很快就到來了?梢,唐太宗和賈誼的看法相似,都認為秦國平定天下后,以欺詐與暴力的手段統(tǒng)治天下。
參考譯文:
材料一:
貞觀初年,唐太宗對身邊的大臣們說:“周武王平定了商紂王之亂,取得了天下;秦始皇乘周王室的衰微,就吞并了六國。他們?nèi)〉锰煜聸]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國運長短如此懸殊呢 ”尚書右仆射蕭瑀回答說:“商紂王不行正道,天下人對此感到痛苦,所以八百諸侯國沒有約定而會合在一起。周朝雖然衰微,六國無罪,秦國完全是倚仗智詐暴力,像蠶吃桑葉一樣,逐漸吞并諸侯的。雖然同是平定天下,人們對待他們的態(tài)度卻不一樣。”太宗說:“這樣的說法不對,周滅殷以后,努力推行仁義;秦國達到目的以后,卻一味地施行欺詐和暴力,它們不僅在取得天下的方式上有差別,而且守護天下的方式也不相同。國運之所以有長有短,道理大概就在這里吧!”
材料二:
秦滅周,吞并天下及各諸侯,面南背北稱帝,供養(yǎng)四海。天下的士人順服的慕風(fēng)向往,為什么會像這樣呢 回答是:近古以來沒有統(tǒng)一天下的帝王已經(jīng)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繼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諸侯憑著武力相征伐,強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戰(zhàn)事不止,軍民疲憊。如今秦皇南面稱帝統(tǒng)治了天下,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這樣一來,那些可憐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沒有誰不誠心景仰皇上,在這個時候,保住威權(quán)穩(wěn)定功業(yè),安定和危敗的根本,就在于此了。
秦王懷著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個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親近士民,拋棄仁政王道,樹立個人權(quán)威,禁除詩書古籍,實行嚴刑酷法,把詭詐權(quán)勢放在前頭,把仁德信義丟在后頭,把殘暴苛虐作為治理天下的前提。實行兼并,要重視詭詐和實力;安定國家,要重視順時權(quán)變,這就是說奪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樣的方法。秦經(jīng)歷了戰(zhàn)國到統(tǒng)一天下,它的路線沒有改,他的政令沒有變,這是它奪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沒有不同。秦王孤身無輔卻擁有天下,所以他的滅亡很快就來到了。假使秦王能夠考慮古代的情況,順著商、周的道路,來制定實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現(xiàn)驕奢淫逸的君主,也不會有傾覆危亡的禍患。所以夏禹、商湯和周武王建立了國家,名號卓著,功業(yè)長久。
當(dāng)今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沒有人不伸長脖子盼著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凍的人穿上粗布短襖就覺得很好,挨餓的人吃上糟糠也覺得香甜。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執(zhí)政才能的表現(xiàn)。這就是說勞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貞賢能的人,君臣一心,為天下的苦難而憂心,喪服期間就改正先帝的過失;打開倉庫,散發(fā)錢財,來賑濟孤兒、孤老以及處境困窘的士人;減輕賦稅,減少勞役,幫助百姓解除急困;簡化法律,減少刑罰,給犯罪人以把握以后的機會,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變節(jié)操,修養(yǎng)品行,各自謹慎對待自身;滿足萬民的愿望,以威信仁德對待天下人,天下人就歸附了。
編輯推薦: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xué)年高二語文上學(xué)期期末考點大串講匯總
掃碼添加企業(yè)微信
免費打包領(lǐng)取
2024年統(tǒng)編版【語文】期末知識點【全科知識點】
更多免費服務(wù)【2024最新考試試卷、書籍領(lǐng)取】等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