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治理三個措施
來源:高考網(wǎng)整理 2023-01-31 18:42:41
我國的黃土高原現(xiàn)在是水土流失的重災區(qū),高原上植被稀少,溝壑縱橫,流失的土壤進入黃河,使之泥沙劇增。但歷史上的黃河流域并非今天的模樣,幾千年前,那里森林密布,氣候濕潤,最初的華夏文明就誕生在這一地區(qū)。
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減少坡面徑流量,減緩徑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沖能力,并盡可能抬高侵蝕基準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時,應從地表徑流形成地段開始,沿徑流運。
強化造林治理。主要用于水土流失嚴重,面積集中,植被稀疏,無法采用封禁措施治理的侵蝕區(qū),其治理技術要點是:適地、適樹、營養(yǎng)袋育苗,整地施肥。
加強預防監(jiān)督職能的發(fā)揮,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2黃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1、黃土高原是由于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的。
黃土高原的成因,也就是黃土的來源,比較公認的說法是“風成說”,主要是是第四紀冰期干冷氣候條件下的風力沉積物。
在干冷的氣候條件下,位于黃土高原西部的大陸內(nèi)部地區(qū)氣候更為干旱,大片沙土裸露,在西北風的作用下,搬運大量沙塵至黃土高原地區(qū),由于風力減弱而沉積,年復一年,最終形成厚厚的黃土堆積。
2、黃土高原表面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是流水侵蝕形成的。
由于黃土高原位于季風氣候區(qū),夏季降水集中,并容易出現(xiàn)暴雨,造成比較大的地表徑流,而且由于地勢起伏較大,流水速度較快。
加上黃土這種土壤本身的土質就十分疏松,植被覆蓋率低,缺乏對土壤的保護,因此該地區(qū)的流水侵蝕作用非常強烈,形成黃土高原崎嶇不平的地表形態(tài)。
3黃土高原的氣候類型及特點
黃土高原氣候類型: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
黃土高原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降水稀少;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黃土高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黃土顆粒細,土質松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養(yǎng)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農(nóng)墾歷史悠久。
除少數(shù)石質山地外,黃土厚度在50~80米之間,最厚達150~180米。黃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黃土地獨特的文化,產(chǎn)生了以“窯洞”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為代表的民間文藝。
相關推薦:
高考地理知識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