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特點對農業(yè)的影響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3-01-31 17:35:53
我國氣候特點對農業(yè)生產的有利影響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都可以在我國找到生長地點我國農作物種類豐富。夏季高溫,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和森林的生長。
1氣候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
(1)溫度是影響農作物生長與發(fā)育的主要因素
一般農作物在日均溫≥10 ℃的情況下才能活躍生長,可把日均溫≥10 ℃的持續(xù)期視為農作物的生長期。把生長期內每天的日均溫累加得到的溫度總和,叫做積溫。
根據積溫的多少,我國自南向北可以分成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五個溫度帶,另外,還有一個地勢高、氣候寒冷、面積廣大的青藏高原氣候區(qū)。
(2)氣溫的日較差和光照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有著重要影響
白天氣溫高,日照強,有利于農作物的光合作用,能產生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夜間氣溫低,農作物的呼吸作用被削弱,減少了對能量的消耗,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
例如,西北地區(qū)氣候干旱,多晴天,光照強,且沙礫地面熱容量小,白天在強烈的太陽照射下增溫很快,夜間散熱也很快,使氣溫發(fā)生急劇的變化,夏季氣溫日較差非常大;新疆瓜果特別甜與此有很大關系。
(3)水分條件制約著農作物的生長,不同的農作物需水量不同
需水較多的農作物有水稻、甘蔗、茶葉等,需水較少的農作物有甜菜、小麥、玉米和高粱等。棉花在播種期和生長期需水較多,采摘期需水較少。
我國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風的影響,分布上東南多、西北少。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東部為種植業(yè),西部為畜牧業(yè)。大致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南方為水田農業(yè),北方為旱作農業(yè)。
2我國氣候特點
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東南季風為我國帶來海洋的水汽,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會最先得到東南季風帶來的水汽,形成豐富的降水,也就成為了我國年降水量最為豐富的地區(qū)。
西南季風也為我國帶來降水,可影響到我國華南一帶;當西南季風發(fā)展強盛時,也可深入到長江流域。我國的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就是典型的雨熱同期。
由于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
我國北方的西北地區(qū)由于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成為我國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區(qū)。而我國北方的華北、東北地區(qū)相對于西北地區(qū)較近海洋,在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會進入全年中降水較多的雨季。從降水的季節(jié)分布狀況來看,我國的南方地區(qū)屬典型的雨熱同期。
我國北方的華北、東北等地區(qū)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雖降雨期短、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現(xiàn)為“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征。
相關推薦:
高考地理知識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