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包身工》教案一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9-08-30 12:08:36
高一語文教案:《包身工》教案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報告文學的基本常識。
2. 理解課文圍繞中心思想選擇材料安排詳略的特色。
3. 了解包身工制度,深刻認識到包身工被無情剝削的社會根源。
教學重難點:
1. 本文的選材組材特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2. 理解本文以記敘為主兼用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行文的寫法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講讀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提問:在以往學習過的新聞類型中大家熟悉的有哪些?
明確:消息、通訊、特寫。
今天我們要接觸到另一類與新聞相關的文學樣式——報告文學。
大家出生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對于報告文學可能比較陌生。報告文學是從新聞報道和紀實散文中生成并獨立出來的一種新聞與文學結合的散文體裁。速寫、特寫、文藝通訊的總稱。它以敘事紀實為主體,以報告真相為己任,即要求作品中占主體的人與事必須真實,具有新聞性;又經(jīng)過藝術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并飽含作家的思想傾向和情感態(tài)度,具備文學性。比較有名的作品有徐遲的《歌德巴赫猜想》,巍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
二、作者與背景。
讓學生復述課文情節(jié)。以提問方式讓學生簡要介紹作者與背景。
明確:夏衍,原名沈端先,優(yōu)秀劇作家,戲劇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杰出的新聞記者、政論家,主要進行話劇和電影創(chuàng)作,長期而多方面從事創(chuàng)作實踐。著名的電影劇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并改編魯迅《祝!、茅盾的《林家鋪子》為電影劇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長。
《包身工》發(fā)表于1936年6月上!豆饷鳌吩驴瘎(chuàng)刊號,是作者僅有的一篇報告文學作品,但在我國報告文學發(fā)展史上有較大的影響。《包身工》之前的報告文學往往存在偏重事實報導而缺乏藝術加工的弊病,而夏衍提煉生活中材料真實而生動,富有鼓動性,成為名副其實的報告文學作品,并產(chǎn)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作者夏衍當時為了寫《包身工》這篇文章,選擇一家日本工廠,名叫“三井系”,當時作者靠廠里一位朋友幫忙,以“外頭工人”的身份混進工廠,并且對包身工的生活進行觀察。他每天早上四點半左右出發(fā),從上海郊縣步行至三井系工廠。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他總在工房周圍兜來兜去引起帶工頭的注意,認為他是“挑亂”來了,戒備很森嚴,夏衍先生只好中止對包身工的觀察。
三、對比分析。
請一位學生到黑板上寫下自己一天的生活時間,再請另一位同學到黑板上寫下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時間。通過對比進行討論。包身工生活悲慘的現(xiàn)象有哪些?
明確:(一)住房:“七尺闊,十二尺深”,約為9個平方多。 “在不到十個平方的房間里”住著十六七個人; 平均居住面積是0.6個平方 房間除了作寢室外,還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豬玀。
(二)生活安排:作息時間:四點一刻:起床,五點上工 ,中餐及午休一小時 ,下午六點收工 ,除了十二小時強勞動,還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務。
她們的年齡與在座的同學的年齡差不多。惡劣的生活條件,繁重的體力勞動,嚴重摧殘著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她們變得麻木,像機器一樣。差不多失去了作為女性最起碼的羞恥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