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清明習俗拾趣
來源:人文地理網(wǎng) 2009-09-06 23:38:33
——閩臺清明習俗拾趣
“清明”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大多在4月5日,有時也可能在前一天或后一天。清明前后,我國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開始春耕春種,是每年農(nóng)事的重要時刻。有趣的是,清明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惟一演變成民間節(jié)日的節(jié)氣。民間自古有著掃墓、插柳、踏青、打秋千、拔河、斗雞、撲蝶、放風箏等豐富的娛樂活動,使“清明”充滿了誘人的色彩。這些風俗相傳是由隋唐以前較為盛行的“寒食節(jié)”漸漸演變而來的。寒食節(jié),相傳是晉文公為紀念其輔臣介之推被燒死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人們禁煙火、吃冷食。
掃墓泉州民間約定俗成以清明節(jié)前、節(jié)后各10天為掃墓期。掃墓,泉州人稱“巡風水”、“上墓”。清明節(jié)期間,在外子孫歸家祭祖,一家親屬扶老攜幼,隨帶果盒祭品,相偕上墳掃墓。到達墓地,大家動手斬荊棘,除雜草,培墓土,開排水溝,填平洼坑,描紅墓碑,修整墓園停當,即陳上祭品,焚香點燭,獻紙錢,按輩分大小依次行禮致敬,表達對先人的悼念。
清明?清明節(jié)前數(shù)天,泉州城郊農(nóng)家大多忙于蒸制清明?。清明?有兩種:一種以糯米粉揉成薄?皮,炒小麥磨粉調(diào)糖水做餡,名叫“麥餡?”;另一種甘薯干磨粉加糯米漿揉成?皮,豌豆沙或綠豆沙加糖為餡,叫“豆餡?”。兩種?坯都搓成小皮球狀,抹上食用油,外用高粱葉包裹,蒸透即成。這種農(nóng)家應時食品,可用于清明節(jié)祭祖和掃墓供品,也可充做點心或饋贈親友的節(jié)日禮品。清明?不必動鍋加熱,即可食用充饑,這也許是古代寒食的遺風吧。
嫩餅菜清明節(jié)一大早,泉州家家戶戶忙于廚事,蒸炒炸燉,魚肉雞鴨,廳堂祖先供桌上擺滿豐盛的肴饌,其中大多備有嫩餅菜。嫩餅菜這種泉州特有的風味菜肴,它寓意包金包銀、招財進寶,對家庭未來寄以美好的祝福。
泉州嫩餅菜類似春卷,但內(nèi)涵比春卷來得豐富多彩。其餅皮一種是面粉加水揉韌,搟成直徑15—20厘米的圓形薄餅坯,放入烤爐烤制而成,名曰“潤餅”;另一種是將精面粉加水反復攪打成質(zhì)韌的溫面團,抓在手中,在文火小平鍋上旋烙,拭成其薄如紙的餅皮,名曰“拭餅”。嫩餅菜的主料通常用胡蘿卜、冬筍、青豌豆、豆腐干、包菜、球菜、豬肉、墨魚、煎雞蛋(切絲),蠔或蠔煎、蝦仁等,分盤上席,或重油炒成大雜燴;輔料有油爆米粉絲、油焙海苔、糖拌炒花生末、麻蓼、蔥白、蒜白、芫荽等佐食。食時以薄餅皮包裹餡料和輔料,卷成圓筒狀,雙手握著就食。節(jié)日全家人圍席共餐,各自動手動口,別有一番情趣。
踏青清明節(jié)正值暮春三月,春光明媚、花紅柳綠、生機勃發(fā)。人們把掃墓與踏青結(jié)合起來,到郊野作春日之游,采百草,圍坐飲宴,至暮方歸。古往今來,中華大地上留下了無數(shù)踏青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shù)踏青的詩句:“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南宋·吳惟信《蘇堤清即事》)
插柳清明節(jié),民間有家門上插有一兩枝新柳條的習俗,有些婦女頭上也插柳葉枝,民諺有“檐下不插柳,春神繞著走”之說。插柳相傳是古俗,這樣可以“消災避邪”。
吃清明蛋臺灣人有清明吃蛋奇俗,俗稱吃“清明蛋”。蛋有兩種,一種是“畫蛋”,用茜草汁作染料,在煮熟的蛋殼上精繪花紋,數(shù)日后會呈現(xiàn)紅色,剝下殼,蛋白有藍色花紋,可吃。另一種是“雕蛋”,僅供觀賞,用筆在煮熟蛋殼上繪花紋,后用刀刻,將整蛋掏空,蛋白蛋黃依次取出,這種吃蛋習俗源自廣東。
斗雞臺灣清明行斗雞,民間飼養(yǎng)一種體大色黑的“斗雞”,俗稱“軍雞”。清明日,城鄉(xiāng)廣場上常有斗雞賭勝負活動。古人有詩寫道:“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放風箏臺灣人常攜帶風箏線軸,掃完墓,就在山間曠野放箏。隨著徐徐春風,將風箏緩緩送入晴空,一線在握,眼望風箏在藍天飄飛,其樂無窮。難怪古人作《風箏》詩夸贊:“紙花如雪飛滿天,嬌女秋千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