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實行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8 18:30:00
探究式學習,簡言之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主動的探索,發(fā)現(xiàn)和體驗,學會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歷史這門學科長期成為單純的復述性的學科,強調記憶性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這種重記憶輕理解,重灌輸輕思維,單一、被動的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很重。這一狀況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而且嚴重影響到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影響著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的基本理念。歷史教師應以此為契機,轉變教學方法,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氛圍,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本人就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新教材)特點,談如何實行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學習方式。
一.新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是主動探究式學習的前提。
新教材,形式活潑可愛,圖文清晰精美,文字優(yōu)美生動。翻看每課書,首先進入學生眼簾的是導入框。它以生動形象的歷史故事、有趣的傳說、詩歌、文物、名勝古跡、精美的圖畫等開篇,然后提出問題,導入新課。一開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如講“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時,用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導入。再如,用昭君墓前董必武所寫詩句導入“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zhàn)”一課,等等。這種豐富多樣的導入框,引人入勝,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導入框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后讓學生興味盎然進入正文的學習。
新教材在課文內容上插入了大量生動的故事,并注重對歷史過程的生動敘述。尤其是課文中的閱讀文字,更注意敘述生動的史實。文字的表述上且淺顯、生動活潑。如,講推恩令,新教材正文里沒出現(xiàn)“推恩令”這個較難理解的概念,而是用生動的史實進行了敘述。另外新教材還配有大量的圖片以增強教材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在每課的“動腦筋”以及“探究和活動”課里安排的也都是能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問和實踐活動。包括自由閱讀卡中的內容也安排了許多引發(fā)學生興趣的歷史知識。
新教材所具有的這些趣味性和生動性的內容必將引起學生們對歷史產生極大的興趣,樂于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由原來被動接受式的學習變?yōu)橹鲃犹骄渴降膶W習,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二.新教材新設的欄目,利于實行學生的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
1.“動腦筋” 便于學生參與教學,主動探究。
新教材在課文中間專設的一系列多層次、多類型的探究性欄目“動腦筋”,旨在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發(fā)揮主體作用,自己思考、分析、探究歷史問題,體會一下科學的研究方法,從而啟發(fā)學生領悟教科書上的內容。本學期教材中“動腦筋”欄目共有45處,如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就有四處設問:①對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現(xiàn)代人的頭部有什么區(qū)別?②想像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③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樣得到火的?④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頂洞人的洞穴里發(fā)現(xiàn)海蚶殼說明什么問題?你怎樣看?這一問中還提供了兩種不同的觀點,要求學生判斷。教師要充分運用“動腦筋”欄目,給學生思考空間,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評一評、樂一樂。這不僅使學生參與了教學過程,加深了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而且還提高了學生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對問題的評判能力。
2.利用歷史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探究能力。
新教材配有大量的插圖,書前的彩圖也有33幅。這些插圖中包含著許多信息,是文字所不能包容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好這些插圖,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具有發(fā)現(xiàn)、探究色彩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探究能力。如第20課中的“穿汊族服裝的少數(shù)民族貴族”插圖,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問題:通過觀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教師有目的的指導學生進行發(fā)現(xiàn)探究,最后可達成共識:①少數(shù)民族的衣著已是寬袖和肥褲;②少數(shù)民族進入中原后生活習俗上已受漢族的影響;③北方出現(xiàn)了民族融合的趨勢。教師可把這種探究活動設計為三個步驟:1、學生根據插圖的內容提出問題;2、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歷史插圖中所包含的歷史信息;3、總結探究過程,形成書面材料?梢娎貌鍒D進行這樣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3.“活動課”,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鍛煉他們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獲取知識的能力
新教材從整體設計了時序與專題相結合的體系,一學期設計了五個專門的活動課:尋找歷史、編歷史小故事、辯論課、如何運用歷史地圖、年代計算法。新教材所安排的這些不同內容的活動課,目的就是通過自主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活動課”上,應以學生為主體,如“活動課一”《尋找歷史》從尋找、了解身邊的物、事到整理,到講,到比,都有學生承擔,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人人參與,讓學生活動起來,教師只起輔導的作用。再如 “活動課三”《秦始皇功過的辯論》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和獨特見解。總之這些活動課都需教師引導學生集中開展探究活動。活動課是學生活動的天地。由此學生鍛煉了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獲取知識等能力。在此基礎上還可進行知識延伸,如在“編歷史小故事”的活動之后,可出歷史園地的板報,體現(xiàn)活動內容,還可舉辦展覽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鍛煉自己的能力。
4.“活動與探究”更是學生樂于探究的天地。
新教材設計的“活動與探究”欄目是學生課內或課后的學習活動,有小討論、小游戲、故事會、小制作、看圖分析、動動手,等等。不僅有分析材料等探究活動,也包括了不少可能引起爭議的問題供學生探究,如提供兩種不同的觀點,要求學生“判斷:他們誰說的有理?”例如第6課“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的成語故事會,要求搜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成語故事,如“退避三舍”“圍魏救趙”“紙上談兵”等,在班級里交流。學生對成語典故非常感興趣,他們一定會樂意參與這一活動,去搜集、整理,先在小組里舉行,推出代表參加班級交流。這一活動的開展定能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參與和自主探究。它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同時也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潛能。
5.“附錄”為探究式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新教材在最后“附錄”中提供了“好書推薦”和“歷史學習網站推薦”內容,這不僅可以啟發(fā)、開闊學生的思路,而且為探究式學習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三.開展探究式學習教師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營造良好的探究式學習氛圍。教師要重視教學環(huán)境、歷史情景的創(chuàng)設,注重教學民主,建立師生間平等、和諧的關系,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性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提供學生大膽質疑自主探索的寬松環(huán)境,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讓他們展開思維、發(fā)揮想象。這樣可以給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造空間,讓學生說想說的話,給學生展示的機會。但對待同學們提出的各種觀點,教師要正確掌握評價尺度,把握深淺的程度。既不能挫傷學生們的積極性,又不聽之任之。
2.積極運用多樣化、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興趣和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調整教學策略,運用多樣化、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同時注意方法與效率的問題,要盡量結合自身條件,實現(xiàn)歷史教學與多媒體手段的最佳整合,以此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實行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3.改變原有的評價機制。歷史課程標準已提出了新的評價方法建議,并強調對學生歷史學習業(yè)績的評判應該靈活采用各種評價方法,不僅要重視量的評價,還要重視質的評價,避免以筆試作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評價方法。尤其要關注學生平時課上參與情況,關注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的表現(xiàn)等。因此教師應對學生在探究式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習過程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變化情況,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的表達、想象、動手、思維等能力以及制作學具、繪制圖表、完成作業(yè)、學期檢測學生成績的縱向對比等方面進行評價。
總之,人教版新課標義務教育實驗教材,適應了現(xiàn)階段教師和學生的需要,不僅有助于教師專業(yè)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而且有助于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用好新教材,將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進而促進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這正是新課程標準所追求的。我們歷史教師要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教改的實踐中去。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