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赤壁賦》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18-11-22 21:58:40
高一語文教案:《赤壁賦》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
盡天命而后知人事
——由《赤壁賦》看蘇軾的人生境界
一、 導入
林語堂對蘇軾的有趣評價:“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伽修行者……”
蘇軾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他胸無城府,童心未泯,積極入世,在惆悵失意寫下“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游影,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哀怨之詞;在被貶惠州卻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得意之詩。他到底能否“不可救藥的樂天”,被貶后又如何解脫苦悶?這節(jié)課一起來探討。
二、 梳理全文結構,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1、 文章的第一段的景物美在何處?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 教師:通過前兩節(jié)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大致的了解文意,這節(jié)課我們有兩個學習任務要完成:一是體會本文的感情變化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特點;二是理解蘇軾在對自然、、宇宙的對話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古人的豁達精神。那么現(xiàn)在檢查一下,大家對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
請問:能否背一下一些寫景的句子,你認為美麗,能用你的語言描述嗎?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ㄌK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在江面,清風徐徐吹拂,一葉扁舟如一片落葉,輕浮水面,任意左右西東。景象澄澈,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
“徘徊”可謂神來之筆,從東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卻又不忍心離去,只在斗牛之間“徘徊”,又似在看人家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段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一樣互為風景。置身于這樣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游人自然心曠神怡。
、 教師:為什么寫得賽似仙境?
、抛髡邔懽约涸谶|闊的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蕩的太空中乘風飛翔,進入仙界,越是長江的大氣,飲酒作詩的快感,豁達的情境越使下文濃重悲涼。
、瞥磷碛谏剿g,更能領略那深蘊的人生意義
2、 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如何變化?
教師:由同學的回答,我可以作出以下判斷:這篇文章的情感是由樂寫到悲。他們之間轉化的媒介是什么?
學生:蕭聲
教師:那么這悲涼的蕭聲又是因何而起呢?
學生:美人
教師:從作者扣舷而歌詞看,顯然就是《月出》詩中發(fā)出來的“流光“指江面上閃爍蕩漾的月光,你長得美麗迷人,身材好,氣質(zhì)更加迷人,可我只能渺渺兮予懷” 思者黯然。這里的美人代表的理想的追求,對政治的感慨,悲從何處來啊,來自貶謫后的苦悶,我只能在此欣賞這美麗神奇的山水。
3、 客人因何而悲?
蘇軾張開想象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強大的動力,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時空領域,他從眼前的赤壁,聯(lián)想到三國赤壁,又從三國赤壁聯(lián)想到歷史上有名的赤壁大戰(zhàn),再聯(lián)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績,可謂浮想聯(lián)翩,意向紛呈。
教師:寫曹操僅僅是為了說明自己想到英雄馬?這也看不出悲呢?例如:毛澤東“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是彎弓射大雕”,多么凌云壯志啊。哪一句能看出作者的悲。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