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福:2016年高考作文大猜想(第七篇)
2016-05-24 17:51:12圣達信教育文章作者:梁挺福
年年歲歲高考相似 歲歲年年考生不同。
時間飛速,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迎來了新一年的高考,2016年高考正向我們走來,梁挺福式的2016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如約與今年的高三家長和考生見面了。
從2010年到2016年,一年一度的梁挺福式高考作文大猜想已經(jīng)整整陪伴大家度過7年。7年,一個不短的時間,卻能改變很多人的命運,從人生成長軌跡來看,就有“3歲看大7歲看老”之規(guī);從婚姻生活經(jīng)營來看,就有“3年之痛7年之癢”之說,因此人生就是在一個又一個平凡而有意義的7年中度過。
其實,人生中的5個7年足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7歲看老;14歲青春反逆期;21歲面臨大學畢業(yè),工作或考研,拐點很重要;28歲面臨人生婚姻;35歲需有自己明確的職業(yè)錨,所以說5個7年定格一生!
回顧這7年的堅持和努力,我有著太多太多的煎熬和感動,真的是痛并快樂著!
今年的《梁挺福:2016年高考作文大猜想》依然沿用前6年的模式,“高考作文大猜想”一共有十七大內(nèi)容,每個內(nèi)容都濃縮為一個精短扼要的題目,每個內(nèi)容都由3個要素:題目、素材和點撥組成。這樣架構(gòu)方便于家長和考生深度理解,容易挖掘素材背后的真實內(nèi)涵。這十七大內(nèi)容幾乎覆蓋了當前的核心價值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時事熱點內(nèi)容,而這些內(nèi)容恰恰是命題者最想通過以試卷的方式跟未來的社會建設(shè)者進行對話和交流,來考查考生的所思所想,從而進一步推動和促進優(yōu)秀文化教育的發(fā)展。古人云“文以載道”,作文還真能反映考生對當代社會的思考與認識,培養(yǎng)人格力量與文化使命感。
【作文猜想七】尊重包容,平等視角傳遞愛心鏈
一、作文素材
一日,和朋友在洛杉磯一家有名的咖啡廳閑坐,品著咖啡。這時進來一個人,坐在我們旁邊的那張桌子旁。 他叫來服務(wù)生說:“兩杯咖啡,一杯貼墻上。”他點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我們注意到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來,但他卻付了兩杯的錢。他剛走,服務(wù)生就把一張紙貼在墻上,上面寫著:一杯咖啡。這時,又進來兩個人,點了三杯咖啡,兩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貼在墻上。他們喝了兩杯,但付了三杯的錢,然后離開了。服務(wù)生又像剛才那樣再墻上貼了張紙,上面寫著:一杯咖啡。似乎這種方式是這里的常規(guī),但卻令我們感到新奇和不解。不過由于事不關(guān)己,我們喝完咖啡,付了錢,就走了。
幾天后,我們又有機會去這家咖啡店。當我們正在享受咖啡時,進來一個人,此人衣著與這家咖啡店的檔次和氛圍都極不協(xié)調(diào),一看就是個窮人。他坐下來,看著墻上,然后說:“墻上的一杯咖啡。”服務(wù)生以慣有的姿態(tài)恭敬地給他端上咖啡。 那人喝完咖啡沒結(jié)賬就走了,我們驚奇地看著這一切,只見服務(wù)生從墻上揭下一張紙,扔進了紙簍。
此時,真相大白,當?shù)鼐用駥ΩF人的尊敬讓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 咖啡既不是社會的基本需要,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需要指出的是,當我們享受任何美好的東西時,也許我們都應(yīng)該想到別人,有些人也喜歡這樣的東西,但卻無力支付。
再說說那位服務(wù)生,他在為那個窮人服務(wù)時一直都是面帶笑容。而那位窮人,他進來時無須降低自己的尊嚴討要一杯免費的咖啡,他只需看看墻上。多付款的那杯咖啡叫待用咖啡,你付錢了,但并不知道誰會享用它。這就是有愛和美的世界。
二、構(gòu)思點撥
故事類材料,最適宜用角色分析法。(1)從買咖啡的先生角度: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施舍與尊重等。(2)從侍者角度:尊重他人,關(guān)愛他人;平等的眼光等。(3)從拾荒者角度:有尊嚴地接受。(4)從咖啡館角度:提供奉獻愛心的平臺;愛心“銀行”等。(5)從社會角度:舉手之勞讓世界更美;讓社會傳遞正能量;關(guān)注弱勢群體等。
兩個人,素昧平生,我卻愿意為處于困境中的你在墻上留下一杯咖啡,這悄無聲息的一舉手,溫暖了渴望得到救助的人,這不正是一種幸福嗎?如此純粹,如此平靜,如此溫馨。
另一場景也時時閃現(xiàn)在人們面前:我們的媒體上也常常有捐贈新聞,相機的閃光燈在捐獻者的身上閃個不停,麥克風對準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采訪,甚至也讓受捐贈者談此時此刻的心情等,弄得后者誠惶誠恐、進退失據(jù)。當然,一些成功的人士樂善好施確實勝過冷血的吝財者,但是把善舉如此演繹,讓人心里總有種異樣的感覺。
“貼在墻上的咖啡”源于二戰(zhàn)時意大利那不勒斯一家咖啡廳的“待用咖啡”,這一舉動傳到歐洲其他各國,后傳至美國等美洲國家。歐洲經(jīng)濟蕭條時,這一行為又興盛起來。這小小的善舉,既幫助那些需要的顧客,又不傷及他們的尊嚴。我國一些城市的快餐店借鑒這種形式發(fā)起了“待用午餐”活動,倡議有能力的熱心人伸出援手,幫助那些處于困境的弱者。
盡管我國的經(jīng)濟較以前有巨大的發(fā)展,但社會上仍然還存在弱勢群體,怎樣既幫助他們,又尊重他們,“待用咖啡”的做法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鑒,因為做了好事沒有出名邀功的想法,沒有功利之心的幫助是溫暖的;而受助者也不知道施助者,這也讓受助者感到尊重和平等。這真是一股無言的暖流,愿這股暖流能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更純粹,更平靜,更溫馨。
做慈善是許多企業(yè)回饋社會的方式。然而,很少有人或企業(yè)去思考,如何讓被助者有尊嚴地獲得“幫助”。“暴力慈善”不僅會摧毀被助者的信心,甚至讓人不愿意再去感恩,因為用尊嚴換取的幫助,只會變成讓人不愿意回憶的恥辱。
“墻上的咖啡”讓沒有錢享受一杯咖啡的窮人擁有了自己的尊嚴,也顛覆了我們對于施舍的常規(guī)理解,使我們意識到對每一個生命都應(yīng)有足夠的尊重。就是一種對教育的尊嚴的回歸,一種對教育的人性的回歸。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而不在各種枷鎖之中。”我們雖希望生活在一個人生而平等的世界,然而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平等的。因為孩子生在農(nóng)民家里、工人家庭和官員家庭,出生的家庭不一樣這就是不平等。但平等不是沒有,因為我們講的平等是人格的平等。只有尊重人格的平等,才能夠尊重人的尊嚴,才能使每一個人“有尊嚴地活著”。
梁挺福:2016年高考作文大猜想?yún)R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