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練習:做官與做人
2014-09-15 18:31:33冠華作文網(wǎng)
常言道:“做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做官有止境,做人無止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常講常新的話題,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終生的人生實踐來回答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圣賢先哲都有著豐富而深刻的見解,如古人講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先修身而后求能”等等。對上述問題,你是如何看的,請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議論文。
作文示例
做官先做人
新時期領導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鄭培民有句名言:“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他不論是擔任市、州委書記,還是到了省委副書記高位,始終以此為行為準則,視“老百姓比天還大”,用其親民、愛民、為民的公仆形象,為我們樹立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光輝榜樣。開展向鄭培民同志學習,首先應當學習這種為官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說到做人,首先是一個做什么樣人的問題。江澤民同志指出:“領導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什么人?他建議大家重讀毛澤東同志的《紀念白求恩》,“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作為執(zhí)政黨的黨員、執(zhí)政黨的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只有以此為做人標準和為官準則,才會擁有“老百姓比天還大”的為官境界。
領導干部首先是人,其次是官。先做個好人,爾后才能做個好官。盡管一個好人,不一定會是個好官,但一個好官必定是一個好人;不是個好人,肯定也不會是個好官;人品人格不好,官風官氣也不會正,官德對官風官氣起決定作用。不是官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官位生色。我們黨正是因為有了一代接一代的模范黨員干部,才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了偉大的領導形象。孫中山先生曾這樣告誡過他的同志:“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這既是做人之道,也是為官之道、執(zhí)政之道。何謂大事?江澤民同志說:“凡是關系黨和國家利益的事,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事,都是大事,都要認真過細地去做,都要努力做好。”共產(chǎn)黨員、領導干部只有視人民群眾利益至高至上,置于“為先”的位置,并認真細致地去做,努力去做好,才算真正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方能真正贏得廣大群眾的衷心贊譽和擁戴。
古往今來,“官”的詮釋頗多,但正解曰:“為民做事。”個中道理很簡單:“民為邦本。”沒有民,哪來官?當官不為民做事,民要這官干什么?清人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里有個故事:一位官員死了去見閻王,自稱為官清廉,所到之處只飲一杯水,不收一分錢,自認無愧于鬼神。不料,閻王卻訓斥他說:如果不要錢就是好官,那么在大堂之上擺一尊木偶,連水都不要喝,豈不比你更好嗎?你一生處處考慮如何保全自己,躲事避事,為官三年,毫無政績,負民負國,既無功,便有罪!一番訓斥,庸官啞口無言。這個故事道出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道理:一個人不論當官有多大,總是靠群眾養(yǎng)活你,而不是你養(yǎng)活群眾;不論你有多大能耐,群眾總是你的衣食父母,而不是你給大眾以衣食。從這個意義說,群眾給了你吃穿,實指望你給大家辦點事,而你卻尸位素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切從利己與否考慮,老百姓對你的供奉,還不如養(yǎng)一只雞、喂一頭豬實惠,這豈不是對群眾的犯罪?!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立志為人民做事,就是一種崇高。凡是立志為人民做好事、辦大事的人,即使當不了大官,也會名垂青史。相反,凡總想做大官,而不求做大事的人,即使是當了大官,也會因為其行為與黨和人民的利益相左,最終落個身敗名裂、遺臭后世的下場。因此,當我們個人職務進步慢一些的時候,當我們嫌自己官小的時候,不妨這樣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究竟為人民群眾做了多少好事、大事?這樣就會心安理得地工作生活,就不會因自己的官小、提得慢而怨天尤人。
做官先做人
記得有一位老領導曾經(jīng)說過這樣幾句意味深長的話:“為官一時,做人一世,朋友永遠。”
“為官一時,做人一世”,道出了為官和做人之間的要義。這和古人“做官先做人”的說法是一脈相承的。有這樣一則故事:古代一位舉子進京趕考,進考場前在路上發(fā)現(xiàn)一枚銅錢,便急忙用腳踩住,見四下無人,迅即將錢撿起塞入囊中?忌伺e恰好被站在遠處
的主考官看見。后來,這位考生的文章寫得很好,若以文章錄取,他完全可以金榜題名,可主考官卻斷然地將他除了名。為了教育舉子,主考官作詩一首貼在墻上:“一枚銅錢尚動心,要他為官定害民。貪心從此須悔改,未做文章先做人!”
我們這個文明古國,歷來提倡做人必具人格,做官須有官德。“敬天地,忠社稷,孝父母,和夫婦,友兄弟,信朋友,睦鄉(xiāng)鄰,施窮人,救危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做人的人格。“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官貴能‘貧’,這是官德。為官者應是從人民中脫穎而出的優(yōu)秀分子,是社會的精英,是群眾的榜樣,是嚴于律己的表率,唯其如此,才能當群眾的領路人,帶領人民群眾奔小康、創(chuàng)大業(yè)。古人云“民以吏為師”,為官者如何做人,直接影響著黨風、政風、民風。
改革開放和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黨員干部提供了開拓進取、大展鴻圖、更好地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機遇,同時也為在各方面能不能經(jīng)受得住考驗提出了嚴肅的課題和嚴竣的挑戰(zhàn)。有些人諸如王寶森、成克杰、胡長清之流沒有經(jīng)受住這個考驗,滋長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在酒色財?shù)陌鼑腥諠u失去人性、黨性,以至走上貪贓枉法,自絕于黨和人民的道路。在這些人當中,有的原來就不是好人,是跑官、買官混上來的;有的則由好學壞、越學越壞。這個教訓就在于領導干部必須正確對待權力。黨和人民給了自己權力,應好好利用它為人民服務,而不應用來謀私,搞錢權交易。手握權柄的人,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用黨性原則、道德和法紀來約束自己,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自覺地保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色。帶領一方人民致富。
做官是一時的事情,要做就要就好,不要被“貪”字污了清白;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情,做官必須先學會做人,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去良知、失去人格,忘了本份!從而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一個正直無私的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做官先做人
在我國歷史上,不管哪朝哪代,哪流哪派,都把修身做人視為人生的大事?桌戏蜃泳驼J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他甚至把修身做人,提高到能否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度來認識,他的學生曾子就因為能“日三省吾身”,所以得到他的特別推崇。
如今時代雖然不同了,但古人強調的修身做人原則,并沒有過時,要想做官必須先做人,做人必須先修身,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認真踐行“八榮八恥”,做一名合格的人。
要想做好官必須先學會做人。道理很簡單,為官者只有堅持修身做人,才能自尊、自愛、自律、自強,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做些有利于人民的好事。“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是鄭培民榮辱觀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他作為新時期領導干部的特別優(yōu)秀之處。以“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為核心的榮辱觀,不僅體現(xiàn)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樂情懷,也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領導干部首先應當帶頭修身做人,提倡先做人后做官。只想做官而不想修身做人,就很容易成為昏官、貪官、贓官、壞官。王寶森、馬向東、胡長清、李真之流的墮落,不就是從放松世界觀改造,放棄修身做人原則開始的么?他們一朝為官,就得意忘形地忘記了自己還是“人”,片面追求官的感覺,忘記人的內(nèi)涵,于是拋棄了我國修身做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心不是用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而是成天琢磨怎樣走門子,攀權勢;研究的是如何去捧臭腳,拍馬屁,當走狗,賣靈魂;為了個人逞欲,可以不要人格,背信棄義,欺詐蒙騙;可以無視法紀,貪污受賄,鉆營投機。結果東窗事發(fā),身敗名裂。
清代鄭板橋寫過一篇《竹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此詩是寫竹,也是寫人,在任何環(huán)境下,做人都不能不講氣節(jié),不講原則。歸根結底,做官者必須先學會做人。不會做人卻又做官,那是很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