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深思:因材施教 兔子為奔跑而生
2011-09-21 15:47:43新浪博客
導語:現在的父母,總是在意孩子成績最差的一科,而不是最擅長的科目。讀完下面整個故事,你會有什么感想呢?
兔子是奔跑冠軍,可是不會游泳。于是,父母和老師強制她放下奔跑,終生學習游泳。
兔子耗了大半生的時間,也沒能學會。她十分疑惑,也非常痛苦。
貓頭鷹說:“兔子是為奔跑而生的,應該讓她有一個發(fā)揮奔跑特長的時空。”
看來,世界上還是有智者。
【讀后感】
1、看看我們四周,都在遵循著一條不成文的定律:讓人們努力改正弱點。教育制度的設計,也完全針對人的弱點,而不是發(fā)現和激勵一個人的特長。
父母師長注意的是孩子成績最差的一科,而不是最擅長的科目。幾乎所有的人都在集中力量解決問題,而不是去發(fā)現優(yōu)勢。人人都這樣想:只要改正缺點,就會變得更好。
可悲的是,這種推斷是完全錯誤的。只注意改正一個人或一家公司的缺點,而不重視發(fā)揮它的優(yōu)點,只能造就一個平常的人或平庸的公司。(心悅)
2、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材施教自然歌。取長補短別刻意,揚長避短樂呵呵。——讀罷故事,留評:“取長補短”與“揚長避短”,還是讓兔子奔跑吧!哈哈!
重溫故事,想到了:自然,永遠是人類的老師;順其自然,輔之自然,永遠是最大的教育法。對事物的發(fā)展,不可以刻意造作,也不可以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