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教案 > 高二語文教案 > 高二語文教案:《自然的年輪》 3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二語文教案:《自然的年輪》 3

來源:網絡資源 2024-10-15 13:43:4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現代散文中“疏”與“密”的關系及其不同表現。

  領會現代散文寫法的多樣性,學會分析散文的結構與布局。

  學習如何通過觀察自然來感悟生命,體會散文中的情感與哲理。

  過程與方法:

  通過精讀和略讀課文,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的結構、線索和表達方式。

  通過討論、質疑和析疑,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借助多媒體和實物展示,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感悟生命,提升人文素養(yǎng)。

  二、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包括三篇課文:《葡萄月令》(精讀)、《光》(略讀)、《樹(節(jié)選)》(略讀)。這三篇課文都從不同角度展示了自然之美,體現了現代散文的“疏”與“密”的辯證關系。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現代散文中“疏”與“密”的關系,掌握散文的結構與布局。

  難點:領會散文中的深層含義,體會作者的情感與哲理。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葡萄月令》精讀

  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葡萄生長的圖片或視頻,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

  作者及背景介紹:

  介紹汪曾祺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幫助學生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

  初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分析課文:

  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的結構、線索和表達方式。

  重點講解“疏”與“密”在課文中的體現,如整體結構的疏簡與細節(jié)的密集等。

  深入解讀:

  引導學生深入解讀課文中的關鍵句段,體會作者的情感與哲理。

  討論課文中的象征意義和深層含義。

  課堂小結:

  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強調“疏”與“密”在散文中的重要性。

  第二課時:《光》略讀

  復習舊知:

  簡要回顧《葡萄月令》中的“疏”與“密”。

  導入新課:

  通過提問“光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引導學生進入新課。

  作者及背景介紹:

  介紹林燿德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

  略讀課文: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概括文章大意。

  分析課文:

  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的線索和結構。

  重點講解作者如何通過精細的語言捕捉自然界的光影聲色,體現“密”的特點。

  討論交流:

  組織學生討論課文中的精彩句段和作者的寫作手法。

  課堂小結:

  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強調觀察自然和精細描寫的重要性。

  第三課時:《樹(節(jié)選)》略讀

  復習舊知:

  簡要回顧前兩課所學內容。

  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不同種類的樹木圖片,引導學生進入新課。

  作者及背景介紹:

  介紹楊必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

  略讀課文: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概括文章大意。

  分析課文:

  引導學生分析文中各類樹的特點和象征意義。

  重點講解作者如何通過樹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哲理。

  討論交流:

  組織學生討論文中各類樹的`不同特點和象征意義。

  引導學生思考作者通過樹所表達的情感和哲理。

  課堂小結:

  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強調象征意義和情感表達在散文中的重要性。

  五、作業(yè)布置

  完成課后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閱讀一篇類似的現代散文,分析其“疏”與“密”的特點,并撰寫讀后感。

  六、教學反思

  本教學設計注重引導學生理解現代散文中“疏”與“密”的關系,通過精讀和略讀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掌握散文的結構與布局。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討論、質疑和析疑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需要進一步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和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確保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相關推薦:


  高二語文教案匯總


  高二語文教案:《陳奐生上城》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收藏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giftsz.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