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一中兩名高三學生通過清華北大保送考試
2019-05-05 10:23:04網(wǎng)絡(luò)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wǎng)整理
近日,煙臺一中高三學生林小童和宋梓宇分別被清華大學(招生辦)和北京大學預錄取。還沒高考,他們已經(jīng)拿到了我國頂尖高校的通行證。據(jù)了解,在全省高三考生中,今年只有8名學生通過保送資格考試被清華北大預錄取。
林小童:敢拼一定能成功
林小童是煙臺一中高三·五班的學生。借助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全國一等獎的成績,他得到了清華大學的保送生申請資格,并參加了去年12月舉行的清華大學保送生考試。日前,林小童收到了來自清華大學的預錄取通知。
林小童是班上的尖子生,成績名列前茅。其實他的學習方法并不特別:課上認真聽講,課下查漏補缺。
林小童堅信:那就是不管多難,只要“敢拼”就一定能成功。學數(shù)學時,遇到難題使勁鉆研;學英語時,他堅持每天看英漢結(jié)合的書籍,在情境中背誦單詞、學習用法;學語文時,對于較為薄弱的作文,他每周堅持寫兩三篇高考作文……林小童說,他的學習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同學,但是他希望所有同學都有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林小童告訴記者,從小,父母從不苛求他的學習結(jié)果,但非常重視他的學習過程;相對于死板的學習,他們更愿意帶他在玩中增長見識。北京奧運會正趕上暑假,父母帶林小童到北京玩了近3個周,讓他親身體驗奧運會的真實面貌;世博會時,父母又帶他去上海呆了一個周。因為玩的時間長,林小童勉強完成了假期作業(yè)。父母的這種做法讓其擁有樂觀的心態(tài),看問題也比較深遠,學會了把握機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獲得清華預錄取資格前,林小童已經(jīng)學完了大學四年的數(shù)學基本教程。不過,他準備繼續(xù)跟同學們一起上課,在3月份錄取通知正式到達后,再回家繼續(xù)研究大學課程。
宋梓宇:做題要注意總結(jié)
宋梓宇的北大“通行證”也是通過保送生考試取得的。他曾獲數(shù)學奧賽全國一等獎。數(shù)學是宋梓宇獲得“北大通行證”的敲門磚,這個對于大部分考生來說比較頭疼的科目,他是如何學習的呢?
“做題很重要,但是不能只做題。”宋梓宇說。為了參加奧賽,他做了很多題,每做一道題都注意總結(jié)。做錯的,分析錯誤的原因;做對的,對比與答案的差別,尋找更便捷的解題方法。宋梓宇從沒參加過奧賽培訓班,除了在學校認真聽講,就是自學。他說,上課認真聽講是必須的,課下做作業(yè)也是不可或缺的,剩下的時間再查漏補缺。
宋梓宇5歲上小學,二年級時跳入四年級。小學三年級的數(shù)學課,他一個周就學會了。小時候,父母對宋梓宇的要求很嚴格,放學后要寫完作業(yè)才能出去玩;遇事要努力解決。父母的要求讓宋梓宇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