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fù)習(xí) >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方法 > 高中語文課本文言文知識點梳理(五)

高中語文課本文言文知識點梳理(五)

2019-01-02 20:05:45三好網(wǎng)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學(xué)習(xí)并掌握相關(guān)文言文知識;

  2、領(lǐng)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主張;

  3、學(xué)習(xí)文章論證手法,感受四位作者的雄辯精神。

  知識積累

  文學(xué)常識

  孟子與《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zhàn)國時期鄒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并發(fā)揚(yáng)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游歷于齊、宋、滕、魏、魯?shù)戎T國,希望追隨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后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xué)說被認(rèn)為是“迂遠(yuǎn)而闊于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的機(jī)會。最后他退居講學(xué),和他的學(xué)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成書大約在戰(zhàn)國中期。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jīng)典著作。其學(xué)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孟子》有七篇十四卷傳世!睹献印烽L于譬喻,在論辯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語言明白曉暢,平實淺近,同時又精煉準(zhǔn)確。長于辯論,氣勢浩然是《孟子》重要的風(fēng)格特征。

  荀子與《荀子》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漢族,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又稱孫卿。周朝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xué)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xué)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fā)展,提倡性惡論,常被拿來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dāng)?shù)呢暙I(xiàn)。荀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特別著重的繼承了孔子的“外王學(xué)”。荀子主張人性惡,他認(rèn)為,人的本性是好利惡害,如果任憑人傾性發(fā)展,人與人之間就會互相爭奪,使社會陷入混亂;必須由圣人制定禮義,進(jìn)行教化,才能使人轉(zhuǎn)而為善,使社會正常安定。所以他認(rèn)為人性是惡的,而善則是后天人為教育的結(jié)果。他與孟子一樣,也肯定人人都可以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而成善成圣,只是成善成圣的途徑與孟子所說不同。他不是強(qiáng)調(diào)盡心知性,而是強(qiáng)調(diào)學(xué)習(xí)、積累,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風(fēng)氣來給人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晚年棄官著書,后人編為《荀子》。

  《荀子》一書共32篇,其中前26篇為荀子所著,后6篇為其門人弟子所記!秳駥W(xué)》是《荀子》的第一篇,“勸”是“勸勉”的意思!秳駥W(xué)》論述了學(xué)習(xí)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賈誼

 。ㄇ200~前168),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xué)家。18歲即有才名,年輕時由河南郡守吳公推薦,20余歲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但是在23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后,賈誼深自歉疚,直至33歲憂傷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如《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著名。

  《過秦論》,原文分為上、中、下三篇。載于《新書》第一卷,《文選》卷五十一,另見于《史記·秦本紀(jì)》《史記·陳涉世家》及《漢書》。全文著重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本文旨在總結(jié)秦速亡的歷史經(jīng)驗,以作為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tǒng)治的借鑒。

  韓愈

 。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內(nèi)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唐代詩人,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思想家。謚號文,故世稱韓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軾,蘇轍,蘇洵,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dǎo)者,故與其并稱為“韓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載道”和“文道結(jié)合”的主張,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偶之風(fēng)。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稱。

  論

  一種論文文體,《韻術(shù)》:“論者,議也。”《昭明文選》載:“論有兩體,一曰史論,乃忠臣于傳末作議論,以斷其人之善惡。二曰政論,則學(xué)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jīng)史之言,正其謬誤。” 前者如《史記》后的“太史公曰”,后者如《六國論》《過秦論》等。

  字詞匯總

  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過

  2、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

  3、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頒”通“斑”,花白

  4、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涂”通“途”,道路

  5、雖有槁暴     “有”通“又”,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又”   “暴”通“曝”,曬

  6、輮使之然也    “輮”通“煣”,使……彎曲

  7、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通“智”,智慧

  8、君子生非異也     “生”通“性”,資質(zhì)、稟賦

  9、約從離衡    “衡”通“橫”,連橫

  10、合從締交    “從”通“縱”,合縱

  11、贏糧而景從    “景”通“影”,影子

  1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受”通“授”,傳授

  13、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不

  一詞多義

  1、數(shù)

  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幾、若干

  數(shù)罟不入洿池      密、細(xì)密

  2、一

  若合一契  一起

  其致一也       一樣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意動用法,把……看作一樣

  一觴一詠       有的,表示分指,一邊……一邊……

  悟言一室之內(nèi)  數(shù)詞,一

  3、利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銳利、鋒利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快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鋒利的

  4、遺

  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候已困矣    丟失

  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遺漏、忽略

  5、度

  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    規(guī)章、制度

  試使山東諸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量、計算

  6、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惑之不解/孰能無惑    疑惑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糊涂

  7、師

  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老師

  吾從而師之/孔子師郯子     以……為師

  吾師道也/不恥相師/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  從師學(xué)習(xí)

  8、無

  圣人無常師    沒有

  無長無少,無貴無賤  無論

  9、道

  有碑仆道   路,道路

  何可勝道也哉 說,講

  10、亡

  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   丟失

  吞二周而亡諸侯     使……滅亡

  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日,每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上、下,向上、向下

  席卷、包舉、囊括  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樣

  南取、東割、西舉、北收   南、東、西、北,向南、東、西、北

  內(nèi)立法度,南取漢中     內(nèi)、南,在國內(nèi)、向南

  天下云集響應(yīng)   云、響,像云一樣、像回聲一樣

  贏糧而景從     景,像影子一樣

 。2)名詞用作一般動詞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鼓,敲鼓、擊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食,穿、吃

  樹之以桑         樹,種植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稱王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歸罪

  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游泳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甕、繩,用破甕作,用草繩系

  吾師道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師,從師學(xué)習(xí)

  (3)名詞使動用法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來朝

 。4)名詞意動用法

  吾從而師之/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師,以……為師

  2、 形容詞活用

 。1)形容詞動用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弱,變小,變?nèi)?/p>

 。2)形容詞使動用法

  會盟而謀弱秦/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弱

  以愚黔首   愚,使……愚蠢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彎,使……彎曲

 。3)形容詞名用

  其曲中規(guī)     曲,彎曲的弧度

  是故圣益圣,愚愈愚   愚(第一),愚笨的人

  3、動詞活用

 。1)動詞作名詞

  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    生、死,生者、死者

  追亡逐北  亡,逃走的人

 。2)動詞使動用法

  輮以為輪/輮使之然也  輮,使……彎曲

  外連橫而斗諸侯    斗,使……爭斗

  約從離衡    離,使……離散

  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漂,使……漂起

  卻匈奴七百余里     卻,使……退卻

  吞二周而亡諸侯/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使……滅亡

  古今異義詞

  1、金就礪則利

  金  古義:金屬制品    今義:黃金

  2、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博學(xué)  古義:廣博地學(xué)習(xí)  今義:知識、學(xué)識的淵博

  3、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寄托   古義:寄放,托身  今義:付托,寄寓

  4、用心一也

  用心   古義:因為思想    今義:讀書用功或?qū)δ呈驴蟿幽X筋

  5、蚓無爪牙之利

  爪牙   古義:爪子和牙齒,喻帝王得力的助手    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兇

  6、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學(xué)者   古義:學(xué)習(xí)的人   今義:在學(xué)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7、吾從而師之

  從而  古義:動詞“從”與連詞“而”    今義:連詞,表示目的或者結(jié)果

  8、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

  眾人   古義:一般人    今義:大家,許多人

  9、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不必      古義:不一定  今義:沒有必要

[標(biāo)簽:政治復(fù)習(xí)方法 高考復(fù)習(xí)]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jǐn)?shù)線

專業(yè)分?jǐn)?shù)線

日期查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lǐng)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w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