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教案:《種群的特征》優(yōu)秀教學設計(二)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16 19:48:2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種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畫出各特征間的相互聯系并說出其原因。 (2)說出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2、能力目標:
(1)通過《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的探究實驗學會本實驗操作的基本步驟及注
意事項。
。2)通過小組間的合作討論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組織合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小組間的探究合作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嚴謹態(tài)度及勇于實踐的能力和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種群的基本特征及相互間的聯系和影響。 2、難點: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某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
三、課時安排:
預計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世界上任何生物個體都是不能單獨生活的!每個生物個體都必須直接或間接地與其他生物個體
打交道——包括同種的和不同種的。
在前三章的學習中我們知道生物體可通過自身的調節(jié)維持各項生命活動的進行,但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組成一定的群體,相互影響,共同生活。其中我們把一定自然區(qū)域內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叫種群。 一、種群的概念
1、種群:在一定的自然區(qū)域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和。 2、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區(qū)域內,所有種群的總和。 注明:在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中,種群是進化的基本單位 【例1】:以下描述的是種群嗎?
A、贛江和長江里的鯽魚 B、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C、池塘里所有的雄性蟾蜍 D、峨眉山上全部的藏獼猴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A、 B 、C不能描述為種群的原因,歸納總結種群概念的要點: 1、一定自然區(qū)域 2、同種生物構成 3、全部個體的總和
總結:種群的不同個體組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不是個體的簡單累加,這使種群表現出個體不具有的特征。 設問:到底種群有哪些特征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
·1·
二、種群的特征(重點)
每一個種群都有大小之分,要描述兩個種群數量時我們引入種群密度的概念。
1、種群的密度
。1)概念: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 種群密度=
。2)計算方式:
種群的個體數量 空間大小(面積或體積)
。3)特點:①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
、诓煌锓N的種群密度是不同的,同一物種在不同時期種群密度也是不同的。
(4)意義:種群的密度反映了種群在一定時期的數量,在農林害蟲的預報、漁業(yè)捕撈強度的確定等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提問:如何測量種群的密度呢?
如果要我們確定一個公園里大熊貓這一種群的密度,很容易,由于它們的數量不是很多,而且個體較大,我們可以逐個計數把它數出來,
但是若要我們判斷太湖水葫蘆物種入侵情況,測量它的種群密度呢?像這種數量較大,難以逐個計數的種群,我們該如何測量它的密度呢?
現以問題探討為例,請同學們動手估算這塊草地中蒲公英的數量。(學生動手、動腦時刻) 請同學說說自己的估算結果,并說明估算過程。 老師和同學共同分析和評價估算方法。 教師總結:調查方法 (5)調查方法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