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處高校建筑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chǎn)名錄
2017-05-02 16:14:07新浪教育
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筑學會公布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chǎn)名錄,共98個項目入選,其中包含清華大學早期建筑、北京大學圖書館等一批高校建筑。今天,和小一君一起游覽有生命有故事的文化遺產(chǎn),感受這些高校建筑的歷史底蘊!
清華大學早期建筑
清華大學早期建筑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大學校園內,現(xiàn)存建筑20座,較為重要的有清華學堂、清華圖書館、體育館、清華大禮堂、清華科學館等。清華大學早期建筑整體保存較好,至今仍為教學和科研服務。
南京中央大學舊址
南京中央大學舊址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四牌樓,現(xiàn)為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qū)使用。中央大學的建筑都是在1921年東南大學成立后建造的。這所由中國人創(chuàng)辦的大學,明顯受到西方建筑史上折衷主義復古思潮的影響,用西洋古典建筑式樣的建筑外殼去包裝具有現(xiàn)代特點的使用空間,以此來顯示悠久的歷史和雄厚的經(jīng)濟實力。
集美學村
集美學村在陳嘉庚先生親自指導下創(chuàng)立,其建筑融中西風格于一爐,體現(xiàn)了典型的閩南僑鄉(xiāng)的建筑風格。無論是高大壯觀的校舍堂館,還是小巧典雅的亭臺廊榭,無一不是琉璃蓋頂、龍脊鳳檐、雕梁畫棟,而細細看去,卻又各具匠心,無一雷同,人們稱其為“嘉庚風格”。尤其是集美中學的道南樓、集美僑校的南薰樓、航海學院的教學大樓,或巍峨挺拔,或凌空欲飛,極富個性。
廈門大學舊址
廈門大學舊址包括群賢樓群、芙蓉樓群、建南樓群共15幢建筑,是嘉庚建筑的精品之作。嘉庚風格建筑凝結著校主陳嘉庚的卓然智慧,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著名建筑學家陳從周先生曾評價“具有廈門地方性的陳嘉庚風格建筑,在近代建筑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陳嘉庚先生的思想與藝術境界是鄉(xiāng)與國,鄉(xiāng)情國思躍然于其建筑物上”。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及附屬醫(yī)院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建筑群坐落于北京市東城區(qū)東單三條路北,由16棟單體建筑組成,其中一期14棟,外立面采用中式,內部采取西式,建成于1921年;二期2棟,為“洋風”,建成于1925年,有“中國式宮殿里的西方醫(yī)學學府”之稱,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所屬中華醫(yī)學基金會創(chuàng)建。
清華大學圖書館
清華大學圖書館由新館和老館兩部分組成,整個圖書館的建成分三期工程進行,時間跨度長達75年。一期工程由美國著名建筑師墨菲設計,1916年4月始建,1919年3月完工,當時的館舍面積僅有2114平方米。二期工程始于30年代初,因學校發(fā)展需要,在有“南楊北梁(梁思成)”之稱的著名建筑學家楊廷寶主持下,建成了今老館之中部和西部,館舍面積擴建至7700平方米。三期工程(新館)開始于90年代初,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資,關肇業(yè)院士設計,1991年9月建成。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群是20世紀30年代唯一完整規(guī)劃且一氣呵成的中國大學校園建筑,從1930年3月動工,到1936年全部竣工,共30項工程68棟,占地面積200多公頃,建筑面積78596平方米,耗資400萬銀元。這是中國高校建筑史上從未有過的浩大工程,在中國近代建筑史上也是罕見的。
未名湖燕園建筑群
未名湖燕園建筑群于2001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近代著名學府——燕京大學原址。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后,北京大學遷入燕園。該建筑群以未名湖為中心,呈四周分布。主要建筑有校門、外文樓、體育館、靜園1-6院、臨湖軒、博雅塔等,全部為仿古建筑風格。建筑大分散,小集中,主軸線為東西向。各群組大多為三合院式,總體布局合理,局部尺度適宜,與自然地形地貌結合緊湊。建筑物多為二、三層,主要建筑用灰瓦紅柱,石造臺階,淺色墻面,檐下有斗拱梁枋,施以彩畫;次要建筑取民居園林形式,湖邊水塔為八角密檐式。園內尚留一些明清舊園遺物,也有從圓明園遺址搬來的石刻小品。
北京大學紅樓
北京大學紅樓始建于1916年,1918年落成,是1952年以前北京大學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北京大學紅樓原為北京大學第一院。整座建筑通體用紅磚砌筑,紅瓦鋪頂,故名“紅樓”。紅樓還是中國近代史上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進步思想的重要場所。1919年五四運動中,紅樓和它北面的操場是反帝愛國運動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