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聞 > 學校不應是強者的戰(zhàn)場和弱者的噩夢

學校不應是強者的戰(zhàn)場和弱者的噩夢

2016-12-15 13:48:45人民網(wǎng)


高考

  讓孩子“自己解決”,結果往往是應該保護弱者的時候大人失職,受到傷害的孩子受到忽略,而加害者在“自己解決”的保護傘下有恃無恐。

  傳統(tǒng)意義上的“校園暴力”,受害者遭受的往往是物理性的暴力傷害。家長和教師看得到的沖突往往是顯性的,而現(xiàn)實中校園欺凌的危害往往發(fā)生在隱秘之處。挑逗、嘲笑、起哄、社會排斥、推搡、言語攻擊、傳謠,故意弄壞或藏起別人的東西,發(fā)布通知或發(fā)放物品時故意遺漏某人……這些都是典型的欺凌。受害者的隱忍和沉默,因為受威脅不敢告訴教師和家長,是受欺凌的普遍特征。之所以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欺凌”或“霸凌”,正是因為“沖突”“暴力”已不足以涵蓋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

  讀到《不是所有的校園沖突都是欺凌》(《中國青年報》12月14日),作者認為,大部分校園沖突事件是孩子們在交往中解決問題的學習場景。除非嚴重的校園暴力,家長和教師應該給孩子自己處理問題并學習成長的空間。作者看到了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當然值得肯定,但是,把問題劃分為“一般沖突”和“校園暴力”,以及鼓勵“男人的解決辦法”,無益于解決這類問題。

  “男人之間的解決辦法”,其本質(zhì)是一種強者邏輯。很多武術班的教練都提到,有不少小孩是因為受了欺負而被家長送來的。按照大人的想法,你自己變強,比別人更強壯有力,自然就沒人欺負你了。這種橋段在武俠小說和日本動漫中屢見不鮮。然而,這樣的方式實質(zhì)是縱容強者,將受欺凌的原因歸結為“你不夠強”,其隱含的要求是你要能勝過別人,至少旗鼓相當,才能避免受欺負。

  然而這樣真能解決問題嗎?更不要說學校里還有一半是女孩,她們同樣可能是欺凌的受害者,在這套邏輯之下,我們又如何教育和保護她們,以及如何教她們保護自己?

  或許確實有一些“不打不相識”而最終和解、歸于友誼的案例,但如果教育的整體氛圍是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甚至認為“男孩子一次架都沒打過不是好事”,這不是教育應有的氛圍。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迥異,性格稟賦與體格強弱也各不相同。鼓勵孩子“自己解決”,結果往往是應該保護弱者的時候大人失職,受到傷害的孩子受到忽略,而加害者在“自己解決”的保護傘下有恃無恐。最終,學校變成強者的戰(zhàn)場和弱者的噩夢。

  在熱播美劇《權力的游戲》第一季中,守夜人少年新兵山姆不善武力,在訓練場上處處受欺。最終解決問題的是“男人的方式”嗎?非也,他的同伴幫助他通過測試,讓山姆發(fā)揮特長成為協(xié)助學士的事務官,并逐漸成長為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員。在這樣一部陽剛、熱血的作品里,在全都是“漢子”的守夜人部隊中,作者也沒有一味宣揚雄性、武力的邏輯。這一情節(jié)體現(xiàn)出來的關懷體諒、知人善任和兄弟情誼十分感人。這種對人性豐富性的體察和關照,或許也是該劇超越大部分武俠小說和日本動漫的原因之一。

  直到現(xiàn)在,我們對校園欺凌的關注還是太少,也太晚了。過去在校園中,一直把欺凌視為“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這也是導致校園欺凌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今年,我國終于出臺《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反欺凌需要復雜的長期努力,需要各方面的積極探索。應對和解決欺凌的辦法或有許多種,但是讓學生用“男人的方式”自己解決,肯定不是其中一種。

[標簽:校園暴力 家長必讀]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