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幫暑期直播答疑總結:語文文言文怎么學才提分?
2016-09-05 14:19:57高考幫
語文作為一門理解性很強的學科,很多同學尤其對語文中的文言文把握不好,在本次答疑過程中,愛智康馮葉老師對同學們提出的文言文學習問題作出了詳盡的回答。下面是本次答疑匯總,希望對同學們學習語文有所幫助。
一、文言文如何解讀?
問題:老師:古詩詞怎么才能提高啊?
問題:我就是關于古文的題目失分很嚴重
問題:老師你好,我現在高三,我的選擇題正確率一直很低,雖然有認真寫,有時候只對一兩個。您能具體告訴我怎么提高選擇題真確率嗎?主要是文言文,我最近一直是這個狀態(tài),到一模之前還有救么??
問題:老師。我文言文閱讀自己翻譯方面特別弱。2017年我就要參加高考了。不知道該怎么補上去,求老師給些方法。萬分感謝老師。
問題:老師。我文言文閱讀自己翻譯方面特別弱。2017年我就要參加高考了。不知道該怎么補上去,求老師給些方法。萬分感謝老師。
問題:老師有沒有辦法將我的成績從80左右提到105,語文卷子,我發(fā)現我選擇題部分做的特別差,大概30分的選擇題,我只能對9分,這是什么原因?有沒有什么建議嗎?另外我的文言文那塊也不是很理想。只能對一半的分數吧。而對于閱讀那塊,大概有25分,而我只能得15分,有什么方法能提升到20分,另外有個古詩鑒賞,一道題六分,我只能得兩分,這又該怎么辦。!好急啊,求老師在線回復
問題:文言文不知怎么復習,作業(yè)不會不想┐(─__─)┌做,感覺語文要自己念,老師上課就念一遍教材
問題:老師,你好,我想問一下,文言文要怎么學呀,比如翻譯句子,實虛詞之類的,有什么方法可以學好嗎?
問題:老師,我是高三理科學生,我語文成績一直不穩(wěn)定,只有一次考過105后來就一直退步,到現在穩(wěn)定80左右,怎樣都無法及格。我該怎么提高我的成績,語文作文我基本可以保持在42最好也才45,平時我沒拿時間看課外書,怎么辦,我想提高語文成績,請求老師指點。
問題:老師好,我是高三學生。我問一下如何提解答高語文閱讀理解和詩歌鑒賞的能力。每次考試我的回答和標準答案差得很遠,是理解能力不夠嘛?
問題:老師好,文言文老師不懂 怎么辦
愛智康馮葉老師:
文言文解題方法與技巧
常見文言實詞是指考查范圍,包括通假字、異讀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等。新大綱中列出了120個重點實詞,原語文課本中共列了340個,根據十年的高考統(tǒng)計,在所考查的50多個實詞中,有40多個是上述詞語表中所列,特別是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更是考試的重中之重。復習時應注意兩點:一是結合教材和查閱古漢語詞典,弄清所列每個實詞的基本含義,并對多義詞進行歸納整理,要特別留心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義項,避免形成思維定勢,望文生義,如愛,古代多指吝惜,坐古代有兩個含義與今不同,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作因為解;何坐?坐盜中的坐當犯……罪解,也可以引申為治……罪、觸犯等。二是根據上下文,即詞的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結構確定詞義,要掌握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
推斷文言實詞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聯(lián)想推斷
試卷上常出現一些難理解的文言實詞,我們可以聯(lián)想課文有關語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后初步確定文中實詞的含義
二、語言結構推斷
有些文言文句子結構整齊,講求對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辭格,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結構特點推知詞義。
三、辨析詞性推斷
根據詞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詞性,根據詞性進而推知它的實詞詞義。
四、語法分析推斷
根據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根據它們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
五、語境分析推斷
1、語境可分為句子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所謂內部語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語言環(huán)境,所謂外部語境就是針對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語境,即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有些句子中的實詞義我們可以借助句子內部語境來推斷。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所謂用法,包括弄清(1)虛詞的詞性,(2)語法作用,(3)與現代漢語的對應關系?季V中列出了18個虛詞,一定要個個落實,結合教材,認真歸納其各種義項和用法,從常用義和非常用義方面進行比較區(qū)別,掌握常用義,照顧特殊義。
二、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直譯,指譯文要與原文保持對應關系,重要的詞語要相應的落實,要盡力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和相近的表達方式,力求語言風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譯,指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靈活翻譯原文的詞語,靈活處理原文的句子結構。
兩者的關系是,只有在直譯表達不了原文意旨的情況下,才在相關部分輔之以意譯。
三、文言句子翻譯的方法:留、換、刪、補、調等。
1.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些詞,如國號、年號、帝號、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書名、度量衡單位等。
2.替換法
有些詞語意義已經發(fā)展,用法已經變化,語法已經不用,在譯文中,應換這些古語為今語。
3.刪削法
文言中有些虛詞的用法,在現代漢語里沒有相應的詞替代,如果硬譯反而別扭或累贅,譯文時可刪削。這些詞包括:發(fā)語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結構倒裝的標志、句中停頓的詞、個別連詞及偏義復詞中虛設成分等。
4.增補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詞不同的地方,可根據現代漢語語法增加或補充一些成分,使譯文顯豁通順。包括:
.移位法
由于古今語法的演變,有的句型表達方式有所不同,譯文時,應按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及時調整。包括: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和介詞短語后置等。
6.意譯,既是一種翻譯的方式,也是一種翻譯的方法。
7.補充要點
掌握并使用這些方法,不一定就能達到信達雅的標準,還要貫徹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閱讀精神,聯(lián)系大小語境進行考察,使句意與文意貼切。
詩歌鑒賞
一、注意詩的題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這首詩寫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詩題,也許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杜甫的《月夜》詩題告訴我們寫作的背景;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詩作內容沒有離開夜,而且這是一個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綿綿細雨也罷,這一夜詩人無法入眠要給遠方的親人或是友人寄去綿綿情思;孟浩然的《臨洞庭上張丞相》勢必要描述洞庭風光,而題目還告訴我們這首詩要呈給張丞相,一個上字,又向我們透露出張丞相的身份、地位顯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順被貶到通州得了一場大病,險些要了他的命,這時《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他的心靈會受到怎樣的觸動?
題目是解讀詩歌的鑰匙,古詩詞的特點是抒情性,詩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發(fā)感情,借某一場景表現詩人的所見所感。從創(chuàng)作動機上講,題目就是引發(fā)作者情思的端點,展開詩歌內容的引子
詩歌的題目往往點明了詩的內容,定下了感情基調。
二、注意作者身世及所處的朝代。
要真正讀懂一首詩,必須知人論世。同樣的景物,因詩人遭遇、心境的不同,會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葉紅了,有人贊美紅于二月花,有人卻傷心地覺得總是離人淚。因此,讀詩時,必須注意詩人的遭遇如何、境況如何,注意詩人所處朝代的國勢如何,朝政如何。聯(lián)系這些背景,才能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這方面的信息有的詩歌考題會提供相關的注釋,有的屬于名家名篇的則不再加注,需要從平時積累的知識中回憶提取。
三、從詩歌題材入手。
韋應物的《聞雁》,弄清了詩歌類別鑒賞便輕而一舉。從文中歸 思一詞和雁這一意象,便知是一首思鄉(xiāng)詩。一般來講,詩歌類別有一定情感主旨指向,此詩如
果確定是思鄉(xiāng)詩,便可知道詩的主旨- 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簡單地說,詩歌題材與主題大致呈如
下關系:
1)思鄉(xiāng)詩- 對家鄉(xiāng)、親人思念;
2)送別詩- 別時的依依不舍或別后思念。如:李白的《勞勞亭》:
。 3)懷古詩 -憑吊古人古事,具體說來,對人-緬懷之情;對事 - 表達昔盛今衰的感嘆。
4)邊塞詩 - 英勇作戰(zhàn),保家衛(wèi)國;但大多寫對戰(zhàn)爭的厭惡。在文本內容上,大多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邊塞詩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5)閨怨詩- 對丈夫的思念和對戰(zhàn)爭的厭惡;
6)羈旅詩- 對家鄉(xiāng)親人思念,離情別緒,憂愁傷感;
7)田園詩- 對喧囂塵世(污濁官場)的厭棄,對鄉(xiāng)村、田園的熱愛
8)詠物詩 - 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
四、抓住關鍵詞(句)
詩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詞句。
五、注意詩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詩中描繪的藝術形象。詩歌借助意象來表情達意。詩人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解讀詩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蘊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詩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時代不同詩人的筆下反復出現,其涵義也具有了穩(wěn)定性。對這些常見意象應作為讀詩常識把握好。
常見意象一般具有的約定性的涵義。但這些常見意象有時在詩人筆下還會有非約定性的涵義,同時,詩中更多的是詩人即興描繪的意象,其涵義也不具有約定性,這些都需要從具體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1.柳 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蛾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2.月亮 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3.菊花 堅貞、高潔品格的象征。陶淵明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
4.梅花 冰清玉潔、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5.松 堅貞、高潔的品質。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6.蓮 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7.梧桐 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征。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8.烏鴉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如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馬致遠小令《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9.猿啼 出現在詩歌中常常象征著一種悲傷的感情,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10.羌笛 凄切之感,如范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羌笛發(fā)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
11.水 在中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李煜詞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
六、注意詩的最后兩句。
卒章顯志,是詩文常見的寫法。
七、注意詩的語言特點。
詩歌的語言與散文的語言不同。
詩歌的語言是最凝練的,同樣一件事用散文的語言來寫,會是很長的一句話,或者是幾句話,而詩歌卻只用幾個字
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我們準確的審題立意,大致也會分為幾種類型,翻閱一下給其他同學回答的關于作文的問題。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