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2013年自主招生考官:上?忌恢娔仙
2013-03-13 10:28:14新民晚報
昨晚,為期三天的2013年度復旦大學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面試落下帷幕。來自蘇浙滬三地的1500余名考生,每人接受了75分鐘的面談,他們中的半數(shù)將獲得本年度復旦預錄取資格。面試后有人過關,有人“落榜”,究竟依據(jù)何在?昨晚考試結束后,三名復旦考官就此問題接受記者采訪。
上海考生不知鐘南山
每名參與面試的教授均與學校簽下了保密協(xié)議,在接受采訪時不能公開姓名。一名理科教授透露,原先很多人以為,上海的學生知識面要廣于來自蘇浙地區(qū)的學生,但當他問“誰是鐘南山”時,5名上?忌颊f“不知道”;而另外幾名蘇、浙考生均知道鐘南山的名字,還了解到鐘南山近期在兩會上關于PM2.5的提案。理科教授坦言:“上海的學生知識面需要擴大一點了。”
另一名文科教授則表示,從綜合能力看,上海學生整體不如蘇浙學生,“很多上海的學生一回答問題,就看出來他們是進過培訓班的。每回答一個問題,他總會看考官的反應,生怕回答得不對。”文科教授說,復旦需要的學生,首要條件是有獨立的個性,回答問題時對錯無礙大局,那種總希望能找到標準答案的學生,在面試中拿不到好成績。
學生要敢于質疑老師
那么,什么樣的考生得到了教授們的青睞呢?文科教授舉了個例子,他問一名學生:“上課時,你會發(fā)現(xiàn)老師講錯嗎?”學生答:“是的,而且有時錯得不少。下課后,我會告訴他。”問:“你不錯。扛抑赋隼蠋煹牟粚?”答:“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文科教授認為,這樣有個性的學生,才是復旦需要的學生。
醫(yī)科教授問了許多考生“醫(yī)患關系”的問題,多數(shù)考生回答時說醫(yī)生該怎樣重醫(yī)德、患者應該怎樣理解醫(yī)生,唯獨有名考生用獨特的視野,從國家的醫(yī)保政策、到醫(yī)院的收入模式,進而來分析醫(yī)患關系的成因,得到教授的重點推薦。醫(yī)科教授認為,“解決醫(yī)患關系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就是看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知識面,還有看學生的視野有多寬。”
小發(fā)明贏得教授贊許
理科教授介紹,有個同學做了自行車方面的小發(fā)明,帶到了面試現(xiàn)場。教授問:“你怎么發(fā)明的?”學生這樣回答:“我正好學了熱學怎么換成聲學,然后互換,自行車在騎的過程中,把騎的能量轉化成聲音‘自行車來了,請讓我’,讓自行車多一點安全系數(shù)。”理科教授說,雖然這名學生沒有申請專利,但就中學生來講,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這樣的學生,他可能不全面,但的確是復旦需要的人才。
理科教授指出,美國有個學生設計了家庭用的核電站,可以供10萬人用電,雖然這個東西永遠不會去制造,但是至少他原理搞清楚了,工程、數(shù)學、物理、化學他都會,這種學生是我們要找出來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