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高三一模成績分量到底有多重
2012-04-11 14:11:19新浪博客文章作者:祝云天
每當一模和者二模以后,一些家長終于靜不下心來了,把注意力集中在排名上、分數(shù)上,因為不知道誰制定的這個不成文的定律:一模分數(shù)和排名對報志愿起關鍵的參考作用。結(jié)果很多家長和學生面對這次考試壓力很大,甚至一些人覺得這次考試沒有考好,不僅志愿沒有辦法報了,并且高考也可能完了。這樣影響了很多學生的心情,對備考造成不利的影響。
這幾天很多家長都等著排名,覺得排名下來了,就能清楚孩子的位次,甚至就等著這次排名定志愿了。海淀、和西城區(qū)排名即將發(fā)布,對于多數(shù)高三家長來說,都是第一次經(jīng)歷高三,第一次經(jīng)歷一模,同時很多家長甚至聽信往屆學生的建議,覺得一模排名報志愿有用,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每年一模試題質(zhì)量有區(qū)別。例如對于2011年的海淀區(qū)一模試卷理科來說,難度偏大很多學生不適應,但是對于這次考試,東城、西城、海淀三個區(qū)的試卷來說,分量沒有去年的一模強。
周日上課的時候,我對班上這次分數(shù)680分的學生說,如果你要報北清的話還得努力,即使報的話風險很大,而對另外一個學生說,盡管你這次分數(shù)不足630分,但是能報北清。具體的原因都給學生們分析了,很多家長看到這句話都是一頭霧水。那么我來說說理由,對于班上的學生他們能考什么樣的試卷,適合考什么樣的試卷,我心里都很明白。記得2011年5月14日那天,我們教室濟濟一堂,我很榮幸的把晨霧老師請到教室中與家長們交流志愿的問題,一樣有很多在?贾蟹謹(shù)相當高的學生我們也沒有建議他們報北清,例如2模四中第一名的同學,這個學生報了人大,高考分數(shù)636.還有一個學生2模分數(shù)698分,當然這個學生一年來沒有出過海淀前一百名,結(jié)果也沒有報北清。
同時一些平時成績看上去不是特別高的學生最終報了北清,這樣我們班學生一志愿上線率在97%以上。因為這兩年來從對學生的教學中讓我明白,每一個學生都很特殊。這次一模之后,很多家長問我,說孩子考XXX分,能報哪個學校,我說不能僅靠這次成績就確定志愿。實事上也是的,那么我來說說具體的原因是什么:
一、我個人覺得,對于海淀、西城、東城這三個區(qū)的試題質(zhì)量而言,區(qū)分度不明顯,對很多學生來說沒有考出其真實的水平。例如說海淀某個學生這次理綜分數(shù)290分,語數(shù)外三科成績分別為110分、135分,120分,總分為655分,這個學生沒有加分,那么我覺得這個學生要是沖北清的話風險很大。因為按照北京卷這么多年的考試情況來看,理科學生競爭力還得靠語數(shù)外三科,理綜成績錦上添花倒可以,但是要是考不好的話相反拉后腿。文科學生文綜成績很關鍵。因此說這次考試即使排名出來,那么排名也只能作為一個參考的指標而已,家長不能盲目的依賴這次排名報志愿。
二、很多學生考試狀態(tài)并非最佳。我在微博上說,考試卷難度不大,一些學生還是沒有考好,因為平時盲目復習、盲目考試,導致學生很機械的應考,甚至一些學生處于夢游狀態(tài)。加上心態(tài)的原因,很多學生都覺得一?荚嚭苤匾瑘笾驹妇椭竿@次考試呢,結(jié)果弄的學生壓力不亞于高考。而高考不是這樣,一些重點中學提前放假,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調(diào)整狀態(tài),這樣一下可能導致一些學生更能適應高考。例如拿我曾經(jīng)舉過的例子來說:
四中2009屆理科學生一模成績和高考成績變化情況:
年份 | 學生成績最大降幅 | 下降大于等于100名 | 下降大于50名小于100名 |
2008年 | 362名 | 49名 | 51名 |
2009年 | 246名 | 41名 | 44名 |
年份 | 學生成績最大升幅 | 上升大于等于100名 | 上升大于50名小于100名 |
2008年 | 224名 | 41名 | 61名 |
2009年 | 196名 | 37名 | 46名 |
累計降50名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85人,升50名以上的為83人。合計168人,占理科考生總數(shù)的43。52%。因此可以說將近半數(shù)的學生名次在50名以上,上下波動。
那么再提供一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還以四中為例子吧,在2009年一模中,四中一模前20名的學生中到高考時只有7名學生還在前20名之內(nèi),有4名學生退到100名之后。分別是255名、164名、160名、137名。
那么在高考前20名的學生中,有9名學生在一模中是50名以后,分別是158名、84名、80名、69名、67名、58名、58名、52名、52名。從上面數(shù)據(jù)看,不僅說明四中學生整體成績很好,有半數(shù)以上學生能爭創(chuàng)高分,還能說明,一模成績不能決定高考成績成績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