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高校招生辦法初步成形 學費1年平均2萬元
2010-08-30 18:52:14法制晚報文章作者:朱治華
明年,臺灣將招收大陸學生赴臺上大學。昨天,本報記者獨家向高等院校展示會組委會主任陜陽忠求證獲悉,雖然還有一系列包括畢業(yè)后的回大陸就業(yè)等技術性問題有待解決,但是目前大體招生辦法已成形。
該組委會是目前大陸和臺灣進行短期教育交流的唯一中間機構。
記者了解到,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的學費將參照國際留學生在臺灣就讀費用,也就是不低于臺灣私立學校向臺灣本地生收取的費用。記者粗略算了一下,平均一年的費用在5萬元人民幣左右,遠遠低于香港等地,更不用說美歐日了。
上學費用
臺灣學費 一年平均2萬元
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高教司一科科長朱俊彰告訴記者,臺灣的私立大學發(fā)展迅速,在某些學科領域與公立大學相比具有相當優(yōu)勢,但是公立大學相對于私立大學而言,費用要低一些,這也是公立大學比私立大學在臺灣當?shù)鼐哂姓猩鷥?yōu)勢的一個原因。
具體來說,目前臺灣在學費方面,公立與私立學校有別。但是朱俊彰表示,目前每個學校的費用略有差別,平均來看,公立大學每年的學費大約是1.2萬元人民幣,私立學校每年的學費是2萬元人民幣。
將來在對大陸學生的費用方面,總的宗旨是:私立大學對大陸學生的學費不得低于私立大學對本地學生收取的費用;而公立大學對大陸學生的費用將參照私立大學的費用,不能低于私立學校的費用。也就是說,公立大學對大陸學生的學費要高于本地學生。
“對大陸學生的費用基本參照國際留學生在臺灣就讀的標準,但是即使這樣,相對于去日韓歐美等國家的留學費用,臺灣的學費仍然相對較低。”一科科長朱俊彰表示。
無論是私立大學還是公立大學,理工科的學費要略高于文科。
住宿費一年不超過1萬元
另外在住宿方面,各校收費亦標準不一,通常單人房每學期約人民幣4000至5200元,二人房每學期約人民幣2000元至4000元,三人房則每學期約人民幣1600至2600元,四人房約人民幣1600元至2400元。
另外還要加上計算機實習費、網絡使用費、書籍費等。
生活費則視個人開銷而定,基本上每月人民幣1000元到2000元應該已經足夠日常所需花費。此外,旅游及醫(yī)療保險需大陸學生自行在大陸投保,來回機票等交通費用也需由學生自付。
朱俊彰表示,實際收費金額依各校公告為準。具體每個學校的各項費用將在招生簡章中詳細說明。
臺灣公私大學費用
本科(一學期)
公立大學 約人民幣5500元至9000元
私立大學 約人民幣10000元(文法商)至16000(理工)元
碩博班(一學期)
公立大學 約人民幣2500至3000元
私立大學 約人民幣10000元至12000元
赴臺上學
申請方式
公立院校本科暫不開放
高等院校展示會組委會主任陜陽忠告訴本報記者,臺灣的高校分成一般高等教育與高等技職教育兩個體系。前者著重理論的傳授與學術研究;后者則講究課程與實務結合,強調職場經驗的養(yǎng)成。
據介紹,在專業(yè)上,臺灣的生物科技、農業(yè)、信息(計算機、通訊)、熱帶醫(yī)學、設計(文創(chuàng)、時尚)、管理、財經等領域的發(fā)展具有現(xiàn)代化的基礎。
根據2010上海交大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臺灣大學(127名)為兩岸第一(北京的清華大學191名、北京大學199名),其次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也頗佳;此外,臺灣的高等職業(yè)教育已有六十年的發(fā)展歷史,不但有本科而且還有碩博班。
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表示,除了一些涉及安全和機密的系所之外,所有專業(yè)均開放招收大陸學生(以下簡稱“陸生”)就讀。因各校的發(fā)展重點與特色系所不盡相同,屆時陸生報考臺灣高校時,可依照自身的興趣與學校特色選擇適合的專業(yè)就讀。
另外,目前暫定本科只開放私立院校,碩博私立和公立都對大陸學生開放。
赴臺灣和香港
上學費用對比
●香港平均水平:
非本地生的學費為每年 8.7萬元人民幣。住宿費約 7000元人民幣,連同其他雜費、生活費每年約需 1.8萬—3萬元人民幣。
全年總費用:11萬—12萬元人民幣。
●臺灣平均水平:
非本地生學費每年平均2萬元人民幣,每學年住宿費平均水平為8000元人民幣,每年生活費2萬元人民幣。
全年總費用:大約5萬元人民幣。
總體評價:在臺灣讀大學的費用大約是在香港讀大學的一半。
注:具體費用要根據專業(yè)和學校來確定
制圖/劉江
可以通過網絡提交資料
“我們計劃成立招收陸生的聯(lián)合招生委員會,負責招收陸生工作,對大陸學生的申請進行審核和錄取。”朱俊彰告訴記者。
他表示,屆時,聯(lián)合招生委員會或將成立專門的網站,大陸學生提交資料時可以通過網絡來完成。
據了解,臺灣各校將提出招收陸生的申請計劃,經審核通過后,依據作業(yè)程序進行招生公告、接受申請及分發(fā)學校,逐步完成招生工作。
本報記者獲悉,臺灣來大陸招生的工作與大陸哪個機構合作,原則上將經由大陸教育部所許可的單位,或者指定的一家合作單位進行招生工作,目前大陸學生赴臺短期研修招生工作是和高等院校展示會組委會進行合作。
宣傳計劃
12月底前公布招生簡章
今年8月,臺灣正式通過“陸生三法”,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表示,本科生應該要等到2011年9月才能入學。也就是說,今年9月升上高三的這一批高中生,將會是第一屆有機會來臺灣讀本科的高中畢業(yè)生。
據介紹,依照時間安排,臺灣高校將于2011年7月10日前完成本科生招生,而碩博班最快2011年2月即可有陸生來臺就讀。目前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正在進行招生準備工作,12月底前將公布各高校招生簡章等。
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高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碩博班對大陸學生的招生簡章可能會早于本科班于今年底公布,臺灣高校的招生簡章對于大陸學生選擇臺灣院校將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
另據介紹,本科生和碩博班均將采取申請入學的方式招生。
這就是說,大陸學生不用參加臺灣地區(qū)的學測考試,只需要提交包括大陸高考成績、綜合素質表現(xiàn)之類的學習資料,而申請碩博班的學生只需要提供在大陸高校就讀時的科研成果或成績即可。而具體資料也需要在各校招生簡章公布后再詳細說明。
臺高校年底來大陸宣傳
依據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公布的信息,2009年在臺灣高校交流的大陸交換生及研修生人數(shù)為2888人;2010年則估計有3000人,分別在臺灣146所姊妹校進行短期(最長一年期)交流。
事實上,大陸的學生與家長對于臺灣高校的印象普遍不深,認識有限,因此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計劃在今年12月前進行第一波宣傳工作,旨在強化臺灣各高校的特色。
明年2至3月間則可能進行第二波宣傳,以進一步吸引大陸學生來臺就讀,也為可供選讀的校系進行推薦,并提供完整的招生信息,原則上臺灣高校在大陸做招生宣傳工作及招收陸生的方法將參考香港的模式與做法,以符合大陸學生及家長的習慣與期待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