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禁不禁”詩歌背后的原因
2009-11-17 16:50:30山西晚報
應該說,支持高考作文對詩歌“開禁”有一千個理由,而反對者只有一條理由。正如《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主編姚衛(wèi)偉分析的那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詩歌納入高考作文體裁,最大的問題就是評價標準難定。詩歌的個人色彩很強,對于同樣的詩歌,每個人會有差異極大的判斷,最后閱卷會十分困難,這也是江蘇省一直遲遲不給詩歌‘開禁’的重要原因。”
這意味著,詩歌這種文體遲遲不能納入高考作文的“法眼”,問題不在于詩歌,而在評價標準的難以確定。高考是一種標準化考試,標準化考試的一個前提是要有標準化的答案。雖然所有的文體都很難為好文章確定一個明確的 “標準答案”,但詩歌相比于其他文體更難以確定標準答案。一篇能夠傳之久遠的詩歌,必然是語言最簡練而意蘊最豐富的文章,可以給人以太多不同的解讀,這顯然與標準化考試要求的有標準答案格格不入。
從這個意義上講,討論高考應不應該對詩歌 “開禁”,應該從討論標準化考試是否可行入手,因為只要存在大規(guī)模的標準化考試,即便對詩歌這類文體“開禁”,也很難解決標準化考試需要標準化答案這一問題。畢竟,高考作文對詩歌“開禁”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讓高考能選拔出在文學方面更具有水平的考生來接受高等教育。這樣看來,不僅僅是詩歌,高考作文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推而廣之,英語四六級,甚至我們的許多考試制度,在這方面問題都是如出一轍。
大規(guī)模的標準化考試一個顯而易見的弊端是,它只能用來汰劣,不能用來選優(yōu)。可我們恰恰用大規(guī)模的標準化考試來“選優(yōu)”,這種情況下,在標準化考試的流水線上,統(tǒng)一的命題、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以及統(tǒng)一的評卷,都會應運而生。即便我們先不討論評價標準上整齊劃一的弊病,在評價的程序上,幾十秒鐘的時間決定一篇的作文的分數(shù),已經司空見慣,這么短的時間,只適合評價那些按照“八股文”套路寫作的文章,稍有出格,就有可能被打入冷宮。
標準化的考試必然會扼殺考生的創(chuàng)造力,因為學生為了適應這樣的考評規(guī)則,會主動放棄自己的獨立思考,只是按照標準答案來思考,像詩歌這樣具有太多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文體,即便高考不禁止,又有多少人會選擇呢?一個不能引導和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考試制度,注定只能在應試教育的泥淖里打轉,這才是隱藏在高考作文對詩歌不“開禁”背后的真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