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干部“帶薪服務”可行嗎?(2)
2009-09-08 10:01:49網(wǎng)絡
贊 成
有益于形成社會意識
□ 王德英(黑龍江虎林東方紅林業(yè)局三。
“班干部帶薪服務”活動是融社會觀念教育于校園教育過程中的一種行為。這個活動開展有幾大好處,第一是使學生初次體驗到社會生活中的“按勞取酬”的意義,培養(yǎng)初步的社會意識;第二是促使學生體驗到初步的“理財觀念”,培養(yǎng)學生“掙錢理財”的觀念;第三是建立更為真實的“服務觀念”,形成真正的服務意識;第四是消滅班級中的學生中的“不平等制”,形成初步的民主氛圍;第五是改變固有的教育和受教育觀念,建立新的教育形態(tài),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達到真正育人目的。
中國教育一直偏重于知識教育,重精神輕物質,重所謂的知識技能智力開發(fā),輕視理財?shù)任镔|生活所必需的能力的教育方法的引導。而事實上,人生活在世上,不能完全脫離社會生活,真正良好的教育,應該是集精神引導和社會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于一體。
學會勞動 體悟人生
□ 王維森(山東高密發(fā)達學校)
這一做法值得提倡,因為這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從而體悟人生的真諦。
在中國,許多人的心靈深處都有這樣一個幻夢:不工作而能掙錢。不少人曾滿懷羨慕地跟我說:你們當教師真好,周末不上班有錢,暑期長假有錢;哪像我們,哪天不干,哪天沒錢。說這些話的有農(nóng)民,有工人。這句話背后的深層含義就是,最理想的人生乃是不干工作賺大錢。
這一錯誤的勞動觀(其實也是人生觀),可能源于中國人口眾多,一直還未脫貧,窮怕了,養(yǎng)家糊口不容易。在這一錯誤觀念的誘惑下,許多人上了臺以后,為“實現(xiàn)”這一幻夢,濫用職權,貪污腐敗。還有的人,靠鉆國家法律之漏洞,投機發(fā)財,由于錢來的容易,因此就隨心所欲地亂花,吃喝嫖賭;還有其他一些消費方式也在腐蝕社會,毒害青少年。
正確的勞動觀應該是,人活著就要勞動,靠自己的雙手和大腦合法地獲取財富。這樣得來的錢,才能花到自己所期望的而且是社會所接受的地方,從而既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也獲得了社會的尊重,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而且,勞動就應該得到報酬,這是合情合理且合法的,不必羞羞答答。
深圳的小學生通過“實習”為他人服務,掙點所謂的工資,這樣,就幫助他們理解勞動的意義,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進而加深理解人生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所以,小學生帶薪服務,值得提倡。
小調(diào)查
付出就應有回報
□ 朱凱(安徽省濉溪縣南坪中心學校)
針對班干部是否要帶薪服務的問題,我在學生中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的結果顯示,80%的同學認為,班干部帶薪服務可行。因為付出就應該有回報,這也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行事規(guī)律。甚至有同學說,我們班級什么時候能對班干部“發(fā)工資”?那樣干起來才更帶勁,服務的質量會更好。
現(xiàn)任班長如是說:老師為了培養(yǎng)我們自我管理能力,班級大小事務都交給了班委會。而班委會的具體工作都由我來安排。大家都知道,班里最忙的就是我,小到監(jiān)督門窗是否關好,大到調(diào)解同學矛盾等等。大家看了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處理好了還行,處理不好還遭同學怨老師怪。真是出力不討好。有時候為了應付學校檢查,到食堂都吃不到飯,還要花更的錢到外面去吃。不是說為人服務不好,只是覺得我們幾個人虧了些。如果能像工廠上班一樣,付出了就有回報,拿點薪水,至少我們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有價值。當然,這只能是我們的自己想的,真要沒有薪水,我們還是要干下去的,畢竟班里要有人服務。
一部分同學認為:其實班干部確實很辛苦。既要忙班里的事,還要管學校的各項檢查。他們犧牲了自己的學習時間不說,他們的工作還很難得到他人的認可。這也是很多家長都不愿孩子當班干部的原因。如果利用有限的班費,適當發(fā)給他們一些補貼,權當對他們的補償,相信大部分班干部的服務意識會更強,服務的效果也會更好。畢竟“無功不受祿”嘛!
聽了同學們的一番言論,我打算適時也要這樣去做,讓班干部帶薪為大家服務,因為他們付出了,當然應有回報。但薪水只能是一個很小的數(shù)字,畢竟班費有限!
相關評論
王晉堂:權當“過家家” 無需太“認真”
自打37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創(chuàng)立“班級授課制”,就有了教師要管理班級的需要。又經(jīng)過了幾許年出現(xiàn)了“班干部”,在教育史上還真是無從稽考。為什么要設“班干部”?大概還是班級管理上有需要。一般是設“班長”、“學習委員”、“宣傳委員”、“生活委員”、“體育委員”、“文藝委員”等等;也還有設什么“副班長”的。班干部各司其職,成了班主任的小助手,還真管點用;所以就成了定例。所設的名位也就是班級工作的各個方面,干部各司其職是因為工作各需其職,并不是某人心血來潮隨意設置的。班干部如何產(chǎn)生?主要是選舉,由學生投票(無記名的),也有用舉手的,也有鼓掌通過的;當然,還有班主任指定的。這就要看“民主意識”的程度而定了。老師的一大詬病就是“偏向”,民主選舉恰可以救其失。
對班干部的設立,也有一些改革。比如學生“競選”班干部;目的是在學生中樹立一種競爭意識。又比如“輪流坐莊”,一年甚或一學期(半年)一換的;目的是使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又不要使孩子從小就萌生“官本位”的思想。對于當學生干部,有的孩子本人或家長不愿意的,主要是怕影響學習;也有孩子本人或家長非常愿意的,那動機就不盡相同、不可同日而語了。近日有大學畢業(yè)生應聘,一個30人的班,就有26位填當過“班長”的,其真實性固然值得懷疑,那顯然是把當過“班長”當作應聘的“資本”了。
至于說到這所小學在班里不設“班長”、“學習委員”什么的,而是設了“小當家”、“小書童”、“園藝師”、“信息員”、“美容師”。新鮮固然是新鮮,能不能站得住就需要實踐來檢驗,需要時間來回答了。這稱謂透著那么商業(yè)氣!可沒設的呢,比如“體育委員”吧,是上體育課、課間操時帶隊的,好像還不能或缺,或者創(chuàng)意者另有個什么說法?也不得而知?傊,給人的感覺是這些舉措不那么“認真”,透著那么“隨意”。至于還要“競聘上崗”、“有償(帶薪)服務”什么的,也只給那么三五元錢,也只能看作是小孩子的“游戲”,有類于“過家家”的,完全不必當回子事體,好像又是什么新生事物浮出了地平線。
這是一個改革的年代。改革的事兒也確實層出不窮。但不是只要“新鮮”就是“改革”。大概首先是有沒有實際意義和價值,能不能經(jīng)得住實踐的檢驗和時間的考驗,有沒有生命力。咱們可別拿著“雞毛”當了“令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