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16
來源:高考網(wǎng) 2009-08-22 19:40:39
16.【則】
(一)連詞。
1.表示承接關系。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jīng)是"。例如:
①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诠誓臼芾K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坌於熘瑒t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芘R視,則蟲集冠上(《促織》)
2.表示條件、假設關系。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偃雱t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3.表示并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勺g為"就",或不譯。
�、傥槐皠t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谌雱t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③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芪槐皠t足羞,官盛則近諛。
4.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轉折時,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
�、儆谄渖硪�,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②手裁舉,則雙超忽而躍(《促織》)
�、燮涫覄t邇,其人甚遠。(《詩經(jīng)》)
5.表示選擇關系。常和"非""不"呼應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俜撬绖t徙爾(《捕蛇者說》)
�、诜瞧渖碇N則不食(《勾踐滅吳》)
�。ǘ└痹~。
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俅藙t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2.表對已然或發(fā)現(xiàn)的強調。可譯為"已經(jīng)""原來""原來已經(jīng)"。
�、偌爸T河,則在舟中矣。(《殽之戰(zhàn))
�。ㄈ┟~。
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
�、佟墩撜Z》六則。
2。準則,法則。
�、僖陨碜鲃t。
�。ㄋ模﹦釉~。效法。
①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
�。ㄎ澹┩ḿ佟M�"輒",總是,常常。
�、倬觿t曰:"不吾知也!"
【則是】只當是。
�、倥c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竇娥冤》)
【則則】贊嘆的聲音。
�、龠B呼則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