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著作披露鮮為人知的家庭生活
2009-07-13 20:01:30網(wǎng)易
父母:讓他回憶起幼年的艱辛和溫情
愛妻:讓他體會成年后家庭的溫馨
小貓:讓他在晚年得到安慰
提及國學大師季羨林,多數(shù)讀者的目光都聚焦于他的學術(shù)成就,而其人生經(jīng)歷特別是家庭生活方面就鮮為人知。哈爾濱出版社2006年1月推出的《此情猶思:季羨林回憶文集》,就以重大篇幅集中體現(xiàn)了季羨林生命中的一個“情”字。文集對父親、母親、愛妻和生命中每一個重要親人的回憶,還原出了一個真實敏感的季羨林———脈脈的親情之間蘊含幾多人生感悟……
父親荒唐離奇大起大落
季羨林的記憶里,在他十一二歲時就已離世的父親,給他這個兒子留下的僅僅是“荒唐離奇”四個字。
季羨林出生在魯西北一個叫官莊的地方!段募分“賦得永久的悔”一文中寫道,“家里是貧中之貧,真可以說是貧無立錐之地”。當年貧困的家境,使季羨林不得不在年僅6歲的時候,離開雙親去過寄人籬下的日子。
季羨林是后來才聽說了父親“荒唐離奇”的故事:“我們家確實也‘闊’過一陣。大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東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最后五角錢,買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災(zāi)獎券,中了獎。兄弟倆商量,要‘富貴而歸故鄉(xiāng)’,回家揚一下眉,吐一下氣一下。于是把錢運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鄉(xiāng)里的事由父親一手張羅。他用荒唐離奇的價錢,買了磚瓦,蓋了房子。又用荒唐離奇的價錢,置了一塊帶一口水井的田地。一時興會淋漓,真正揚眉吐氣了?上Ш镁安婚L,我父親又用荒唐離奇的方式,仿佛宋江一樣,豁達大度,招待四方朋友。一轉(zhuǎn)瞬間,蓋成的瓦房又拆了賣磚,賣瓦。有水井的田地也改變了主人。全家又回歸到原來的情況。我就是在這個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降生到人間來的……我們家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曇花一現(xiàn)。”
母親:大師一生永久的悔
季羨林與母親共同生活的日子并不比和父親的多,但他卻始終心懷依戀之情:“我一生永久的悔就是:不該離開故鄉(xiāng),離開母親。”“我母親一個字也不識,活了一輩子,連個名字都沒有。她家是在另一個莊上,離我們莊五里路。這個五里路就是我母親畢生所走的最長的距離。”這樣一位母親,似乎是乏善可陳的,但季羨林的心底卻始終留有幼年時母愛的溫情,“一講到母親就會講到吃的東西來。按照當時的標準,吃‘白的’(指麥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餅子,最次是吃紅高粱餅子,顏色是紅的。我們終日為伍者只有‘紅的’真有點談‘紅’色變了。但我偶爾能吃點‘白的’。一到夏天麥收季節(jié),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麥’,母親便把麥子磨成面,蒸成饃饃,或貼成白面餅子,讓我解饞。好吃的東西,幾乎都與母親無緣。除了‘紅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邊兒。到了歉年,連這個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季羨林在母親身邊只待到六歲,“現(xiàn)在我回憶起來,連母親的面影都是迷離模糊的,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特別有一點,讓我難解而又易解:我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笑容來,她好像是一輩子都沒有笑過。有一次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子告訴我,娘經(jīng)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簡短的一句話里面含著多少辛酸、多少悲傷!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歸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母親去世以后,季羨林曾在極度痛苦中寫了一幅挽聯(lián)表達悲切的心情:
一別竟八載,多少次倚閭悵望,眼淚和血流,迢迢玉宇,高處寒否?
為母子一場,只留得面影迷離,入夢渾難辨,茫茫蒼天,此恨曷極!
嬸母與愛妻溫馨的家
年過九旬,讓季羨林懷念的是他曾經(jīng)有過的那個“溫馨的家”———季羨林、嬸母老祖與愛妻德華三個孤苦的人共同組建的家庭:“老祖是我的嬸母,全家都尊敬她,尊稱之為老祖。她出身中醫(yī)世家,人極聰明,因自幼喪母,沒人替她操心,成了一位山東話稱之為‘老姑娘’的人。年近四十,她才嫁給了我叔父,做續(xù)弦的妻子。她心靈中經(jīng)受的痛苦之劇烈,概可想見。然而她是一個十分堅強的人,從來沒有對人流露過。德華是我的老伴,是奉父母之命,通過媒妁之言同我結(jié)婚的。她只有小學水平,是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沒有跟任何人鬧過對立,發(fā)過脾氣。她也是自幼喪母的,青年時代是在愁苦中度過的。”
就是這樣三個人組成了一個家庭,使季羨林安安穩(wěn)穩(wěn)地度過了人生當中的六十年,據(jù)他回憶,“這個家六十年來沒有吵過一次架,甚至沒有紅過一次臉。我想,這即使不能算是絕無僅有,也是極為難能可貴的。”
正當家庭經(jīng)濟瀕于破產(chǎn)的時候,季羨林獲得了一個到德國去留學的機會。“我并沒有什么凌云的壯志,只不過是想苦熬兩年,鍍上一層金,回國來好搶得一只好飯碗,如此而已。焉知兩年一變而成了十一年。”在季羨林心底充滿對親人的感激,“如果不是老祖苦苦掙扎,擺過小攤,賣過破爛,勉強讓一老,我的叔父;二中,老祖和德華;二小,我的女兒和兒子,能夠有一口飯吃,才得度過災(zāi)難。”
貓貓狗狗心靈的安慰
在季羨林的腦海中,始終留有父母家門前一條老狗的影子,這條老狗揪住了季羨林的心,整整有七十年。
七十年前,季羨林正在清華大學讀西洋文學系二年級。就在那年秋天,他得到母親病逝的消息,回鄉(xiāng)奔喪。極度悲痛的季羨林,每天晚上在家徒四壁的老屋為母親的棺材守靈。“老屋的破籬笆門旁地上總有一團黑東西,是一條老狗,靜靜地臥在那里。狗們有沒有思想,我說不準,但感情確是有的。這一條老狗幾天來大概是陷入困惑中:天天喂我的女主人怎么忽然不見了?它白天到村里什么地方偷一點東西吃,立即回到家里來,靜靜地臥在籬笆門旁。見了我這個小伙子,它似乎感到我也是這家的主人,同女主人有點什么關(guān)系,因此見到了我并不咬我,有時候還搖搖尾巴,表示親昵。”
母親的喪事處理完,季羨林就要離開故鄉(xiāng)。在他離開那一座破房子時,那條老狗仍然忠誠地趴在籬笆門口。季羨林當時淚流滿面,俯下身,抱住了它的頭,親了一口,“雖然很想把它抱回濟南叔父家,但那是絕對辦不到的,所以只好一步三回首地離開,眼淚向肚子里流”。
此后,他總是不時想到這一條老狗,“女主人沒了,少主人也離開了,它每天到村內(nèi)找點東西吃,究竟能夠找多久呢?它決不會離開那個籬笆門口的,它會永遠趴在那里的,盡管腦袋里也會充滿了疑問。它究竟趴了多久,我不知道,也許最終是餓死的。”
季羨林后來在家里養(yǎng)貓,養(yǎng)第一只貓叫虎子,脾氣真像老虎,極為暴烈。但它對主人卻十分溫順,晚上經(jīng)常睡在季羨林的被子上。“晚上,我一上床躺下,虎子就和另外一只名叫貓咪的貓,連忙跳上床來,爭奪我腳頭上那一塊地盤,沉沉地壓在那里。如果我半夜里醒來,覺得腳頭上輕輕的,我知道,兩只貓都沒有來,這時我往往難再入睡。”在白天,兩只貓會跟隨季羨林出去散步,上山下山,這樣的情景甚至曾經(jīng)成為燕園中一道著名的風景線,名傳遐邇。
后來,季羨林又養(yǎng)了四只純種的、從家鄉(xiāng)帶來的波斯貓,“它們活潑、頑皮,經(jīng)常擠入我的懷中,爬上我的脖子”。其中一只尊號“毛毛四世”的小貓,在爬上季羨林脖子的時候,正巧被一位攝影家在不到半秒鐘的時間內(nèi)搶拍了一個鏡頭。照片赫然登在《人民日報》上,受到了許多人的贊揚,而“毛毛四世”也成為蜚聲貓壇的一只世界名貓。晚年季羨林因這些貓而感受到安慰,“雖然我們家只剩下我一個孤家寡人,你難道能說這不是一個溫馨的家嗎”?
鏈接:國學大師季羨林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wù)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生于1911年,山東清平(今臨清)縣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語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他曾長期致力于梵文文學的研究和翻譯,對原始佛教語言、吐火羅語的語義、梵文文學等研究均作出重要貢獻。主要譯著有《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印度簡史》、《天竺心影》、《朗潤集》、《季羨林散文集》等,翻譯了:《沙恭達羅》、《優(yōu)哩婆濕》、《羅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五卷書》等,散文集有:《賦得永久的悔》。主編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