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故事:3名高考保送生的另類生活
2009-05-13 09:12:57重慶晨報文章作者:黃曄
當同學們都在奮力拼搏做最好的沖刺的時候、那些保送生他們又在干什么?前天,記者采訪了其中三位清華保送生。
重慶市2009年高考有36名考生保送進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見本報8日20版報道),那么,在其他考生正為備考而沖刺的時候,這些保送生在干什么呢?前日,記者采訪了巴蜀中學的三位高三畢業(yè)生,他們的生活有些另類。
故事一 惡補音樂學彈吉他
劉令琦被保送進北京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yè),前日早上吃過早飯,他背著新買的吉他外出去上音樂課。
“上高中以來,我?guī)缀鯖]怎么上過音樂課,我想學習吉他好好惡補一下。”劉令琦告訴記者,現(xiàn)在不用待在教室里天天做題備戰(zhàn)高考了,有了較充足的時間,學習一些考試學科以外的新東西。
2月中旬,獲得過全國奧數(shù)一等獎的劉令琦一路過關斬將,在北大保送生筆試考試和面試中表現(xiàn)出眾,最終獲得了保送資格。他向父母提出了一個請求,想學習一門樂器,于是父母送他一把吉他。
“我現(xiàn)在還是以學習為主,但主科不是數(shù)理化,而是音樂和英語的口語交際。”劉令琦給自己制訂了一張新課表,每周一到周五上午在家自學高等數(shù)學、計算機編程;下午到新東方上3個小時的英語口語課程;晚上學習一小時吉他。
劉令琦自學吉他從“哆來咪”識譜開始練習基本指法,因自學起來進展不大,這兩天找了個專教彈吉他的音樂老師,又給自己周末加了兩節(jié)音樂課。
住在巴蜀中學附近,劉令琦還時;匦f(xié)助老師為其他同學服務。“他們基本上每周都有模擬考,有時老師來不及改卷就會通知我們保送的同學幫忙改考卷。
故事二 社會實踐做家教
丁浩鈺的家在萬州,因為媽媽在主城打工,被保送北大天文學專業(yè)后,這段時間一直住在南橋寺舅舅的家做社會實踐——家教。
前日中午丁浩鈺上完課,給記者談起做家教的感受。
“以前我上學時從來沒請過家教,自己也是第一次當家教。”丁浩鈺說之所以當家教是因親戚朋友的盛情難卻。“聽說我被保送上北大后,媽媽和舅舅的同事朋友就希望我能幫他們小孩補習功課,我覺得這是一次自己社會實踐的好機會,掙錢多少并不重要。”
雖然自己不用上課了,可丁浩鈺的時間仍被上課排得滿滿的。他現(xiàn)在固定給兩位同學當小老師,一位學生跟他同上高三,因為想考提前批次大學,父母為他請來丁浩鈺當小老師,進行個別輔導;另一位是初二的學生,“他們都住在舅舅家附近,周一到周五我到高三那位同學家里給他講題,周六就去初二那位小同學家里為他補習。”丁浩鈺說,除了幫這兩位同學上課,平時有時間也輔導上小學的表妹、表弟學習。
在做家教之余,丁浩鈺還新買來大學高等數(shù)學教材,一有空就看看,看累了也會在電腦上玩會兒魔獸爭霸等小游戲放松一下。“晚上一般11點睡覺,像《探索發(fā)現(xiàn)》、《百家講壇》我都不會錯過的。”丁浩鈺說。
故事三 每天長跑4000米
巴蜀中學高三學生王浩源讀書比較早,1992年出生的他在高三學生中年紀算小的,他獲得的是清華大學制造自動化與測控技術專業(yè)保送資格。
“爸爸說有強壯的身體才能在學業(yè)上取得更大的成績。”前日,住在武隆的王浩源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雖然沒有備戰(zhàn)高考的壓力,但他每天有一項重要的安排,早上6:20起床,在爸爸的帶領下完成4000米長跑。
王浩源的父親是一位老師,在家里對他經(jīng)常進行一些潛移默化的教育。“我被保送清華后,爸爸送了我一本政治方面的書《中國不高興》。”王浩源說,這段時間在家里他看得最多的書有三本,一是父親推薦的《中國不高興》,還有就是大學英語四級詞匯和《數(shù)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