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公平”瓶頸 高中復讀班為何有禁不止?
2007-08-29 07:47:46沈陽日報
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已落下帷幕,一千萬左右的高考考生中,約58%的考生被各高校錄取。不少落榜及錄取結果欠理想的考生選擇復讀,各地公辦高中復讀班以各種名目招攬生源。
5年前,教育部就頒布關于加強基礎教育辦學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公辦普通高中禁止辦復讀班”。這一“禁令”為何不被嚴格執(zhí)行?
“復讀大軍”為理想而“戰(zhàn)”
2007年高考結束后,有逾40%的考生無緣跨入大學校門,其中很大一部分將選擇復讀來年再考。
復讀群體的構成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通過正規(guī)招生錄取手段無法被納入國家計劃招生范圍的學生,即通常所說的“落榜生”,另一種是被錄取了,但對錄取學;驅I(yè)不滿意,選擇復讀,他們的目標是:通過高質量的復讀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和理想的專業(yè)。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這樣一群復讀生:上海文科考生小許,今年高考得分395分(總分630分),上了?凭,從分數(shù)上看,小許被一個不錯的專科學校錄取應該沒有問題,但考生及家長還沒等錄取結果出來便急匆匆地聯(lián)系好了復讀學校,打算來年再“戰(zhàn)”。之所以選擇復讀,小許認為“沒有被錄取進入好的學校和專業(yè),意味著不具備就業(yè)的競爭力,與其到最后專升本,不如復讀一年,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
一種現(xiàn)象不容忽視,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入學率已達到22%,但不少考生和家長盯的是“一本”和名校。
以往復讀生大多緣于高考失誤沒能考上大學,現(xiàn)在轉變成上線考生甚至高分考生的“擇!,這種現(xiàn)象一定程度上被認為已經(jīng)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復讀班遭遇“公平”瓶頸
2002年,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加強基礎教育辦學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其中關于公辦普通高中禁止辦復讀班規(guī)定:各地公辦高中不得占用學校正常的教育資源舉辦高中畢業(yè)生復讀班,也不得招收高中畢業(yè)生插班復讀。
那么,為何禁令頒布5年后仍難以完全實現(xiàn)?
問題的關鍵有幾方面,一是我國高等教育入學制度存在缺陷,學生在報考學校時無法進行自主選擇,往往由于一分之差或志愿填報不慎,進入自己不喜歡的學校、不喜歡的專業(yè)。
二是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質量還參差不齊,而學費相差無幾,對比入讀不同大學的投入產(chǎn)出,一些學生寧愿復讀,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和更高的教育質量。
此外,現(xiàn)階段社會用人單位“唯學歷是從”的用人觀念較為盛行,為給自己的未來鋪平道路,有的考生不惜以時間為代價、通過復讀考取理想大學。
復讀宜“疏”不宜“堵”
如果公辦學校禁辦高復班,那“復讀大軍”何去何從?是否應該讓社會力量辦學來承擔復讀生的就學任務?
一些教育專家對社會力量承擔復讀生就學任務表示“不樂觀”。我國民辦高中的發(fā)展起步不久,還未真正走上健康發(fā)展軌道,難承接如此大規(guī)模的“復讀大軍”;民辦學校高昂的費用將成為貧困復讀生的障礙;部分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社會力量辦學機構少之又少……
從公辦學校而言,復讀生會給學校帶來利益收入,復讀生的收費高于在校應屆高中生收費,復讀生可給公辦學校帶來辦學利潤,即使“禁令”下達,學校也可變相招收復讀生,如以借讀的名義招收。
有專家指出:考生復讀的原因多種,事關高考制度改革,事關社會用人觀念……在我國民辦教育資源有限、且辦學水平欠佳的狀況下,一味禁止公辦學校開辦復讀班,而不去解決引發(fā)復讀的深層次原因,效果不一定好。
其實,考生之所以選擇復讀,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考生在報考高校過程中的“選擇權”有限,往往“第一志愿定乾坤”。教育行政部門應該考慮,怎樣改革現(xiàn)行的高考報考制度,擴大考生對高校的選擇權。從多個角度分析、解決復讀生問題,那么,選擇復讀的學生將會越來越少,而與此同時,整個基礎教育的素質教育氛圍會隨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