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 家長幫APP

    家長幫APP

    家庭教育家長幫

    iPhone Android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歷史高頻考點
試題

資訊

試題

標題形式 文章列表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2019-05-27

    ★古代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歷程 ●發(fā)展歷程: 原始社會后期;手工業(yè)與農業(yè)分離 夏商周三朝:手工業(yè)由官府壟斷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手工業(yè)出現官營、民營、家庭手工業(yè)三種形態(tài) ●主要手工業(yè)部門及成就 ①冶金業(yè) 冶銅技術:新石器時代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資本主義萌芽與重農抑商和海禁 2019-05-27

    一、歐洲經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產生的背景) 1、手工業(yè)生產技術的進步*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的作用 2、社會分工的擴大和經濟結構的巨變 3、農業(yè)技術的改進 二、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 1、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歷史條件:(1)生產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百家爭鳴 2019-05-27

    1、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原因 (百家爭鳴,啟于春秋,興盛于戰(zhàn)國,它是特定的歷史時代的產物) ①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力的發(fā)展是百家爭鳴出現的根本原因,為學術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 ②社會變革和各國紛爭的局面促成了思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 2019-05-27

    1.出現的背景 ①政治: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 ②經濟:商品經濟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興起 ③思想:理學和心學盛行,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2.李贄思想 ①否定孔孟學說的權威; ②反對傳統道德和傳統觀念,追求個性解放;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科技成就 2019-05-27

    古代中國重大科技成就 ★四大發(fā)明 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造紙術 ①紙出現以前的書寫材料 甲骨、青銅、竹木簡、帛 ②西漢發(fā)明植物纖維紙,不適于書寫。 ③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制成能書寫的纖維紙,人稱 蔡侯紙 ④是書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fā)展 2019-05-27

    1.漢字的起源、演變過程 ①起源: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刻畫符號 ②成熟: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漢字、商周出現 金文 ③統一:秦始皇統一文字為小篆;后出現 隸書 ④理論:東漢許慎總結出 六書 理論 2.書法藝術的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文學成就及京劇等劇種的產生與發(fā)展 2019-05-27

    中國戲曲源于原始的歌舞。元朝文人與民間藝人在前代樂舞、表演、講唱等藝術形式的基礎上,整合推新,把音樂、說唱、舞蹈、表演熔于一爐,形成元雜劇,標志著中國戲曲藝術走向成熟。元代雜劇代表作有關漢卿的《竇娥冤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起源 2019-05-27

    人文主義(humanism)是指社會價值取向傾向于對人的個性的關懷,注重強調維護人性尊嚴,提倡寬容,反對暴力,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體現的一種哲學思潮與世界觀。 人文主義這個詞實際上很晚才出現,它來自與拉丁文中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2019-05-27

    一、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相同點 都是在西歐封建制度衰亡、資本主義萌芽和發(fā)展的歷史年代 都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反封建斗爭,把矛頭對準天主教會 都向古代尋求和汲取養(yǎng)料,人文主義者借助古典文化,路德借助《圣經》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 2019-05-27

    1.荷蘭殖民擴張 ①主要方式:進行海外貿易 17世紀時,荷蘭達到海上貿易的鼎盛時期,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為殖民帝國和世界頭號貿易強國,有 海上馬車夫 之稱。 ②國際競爭的主要手段:組建大型商業(yè)公司 成立荷蘭東印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019-05-27

    知識點概述 從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爆發(fā)革命以來到1688年光榮革命的最終勝利,其間經歷了資產階級(以克倫威爾為代表)與封建舊貴族(以復辟斯圖亞特王朝查理二世為代表)的殊死較量,最后,在雙方的妥協下,建立起既有封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資產階級代議制在歐洲大陸的擴張 2019-05-27

    知識點一:艱難的法蘭西共和制之路 1.18世紀的法國 (1)18世紀時,法國是歐洲典型的君主專制國家,社會矛盾尖銳。 (2)封建勢力竭力維護君主專制的統治,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階級的斗爭日趨激烈。 (3)一些資產階級思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美國的聯邦制及共和政體的確立 2019-05-27

    1.美國的聯邦制 時間有及標志:1787年憲法的頒布 內容: A.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大權 B.地方仍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權 作用:A.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B.避免過度集權 C.有利于發(fā)揮地方積極性 D.有利于資本主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共產黨宣言的問世 2019-05-27

    《共產黨宣言》的問世: 馬克思、恩格斯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而且也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1847年由正義者同盟改組而成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是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1848年2月發(fā)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巴黎公社 2019-05-27

    一、巴黎公社概述 1.背景:1870年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法國戰(zhàn)敗。普魯士軍隊包圍巴黎,巴黎人民組成國民自衛(wèi)軍,保衛(wèi)共和國首都。1871年3月18日,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派軍隊偷襲巴黎市內國民自衛(wèi)軍陣地妄圖解除國民自衛(wèi)軍的武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國共政權的對峙 2019-05-27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等人領導,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7日,會議清算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 2019-05-27

    五四運動 1.導火線: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2.口號: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 廢除二十一條 、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 3.高潮: 上海的 三罷 斗爭 4.經過: 運動前期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運動后期中心轉移到上海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2019-05-27

    1.甲午中日戰(zhàn)爭: (1)直接原因:1894年,朝鮮爆發(fā)農民起義 (2)根本原因:解決日本資本主義發(fā)展中的矛盾,侵華野心蓄謀已久。 (3)1890年經濟危機 過程:豐島海戰(zhàn) 平壤戰(zhàn)役(退回國內) 黃海海戰(zhàn)(不宣而戰(zhàn)) 遼東戰(zhàn)役(旅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中共進行的武裝斗爭 2019-05-27

    ⑴重要革命戰(zhàn)爭:北伐戰(zhàn)爭;土地革命戰(zhàn)爭(十年對峙時期);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 ⑵軍隊建設:北伐戰(zhàn)爭中的葉挺獨立團;南昌起義; 八七 會議;三灣改編; 工農武裝割據 理論;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紅軍的發(fā)展;抗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從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改革 2019-05-27

    1.赫魯曉夫改革的主要內容 1956年蘇共二十大上作《關于個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報告,尖銳揭露斯大林在領導社會主義建 設中的錯誤和對他個人崇拜造成的嚴重后果。 政治改革:平反冤假錯案,為受迫害者恢復名譽,破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 2019-05-27

    一.背景(原因)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十月革命后,蘇維埃政權面臨內憂外患。 新經濟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余糧收集制觸及到農民利益(根本原因);1921年俄國政治經濟危機(主要原因)。 二.目的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保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1929-1933年資本主義 2019-05-27

    一、經濟危機發(fā)生的原因 a 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b 主要原因:供求關系的失衡導致生產相對過剩(生產與銷售之間的矛盾) c 具體原因:過度的股票投機、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的使金融市場混亂 二、經濟危機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2019-05-27

    一、建國初期的外交政策(50年代) 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內容: 另起爐灶 不承認舊的屈辱外交關系;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先清除帝國主義的殘余勢力; 一邊倒 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 (2)最大成就:中蘇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一戰(zhàn)后二戰(zhàn)前東西方世界格局 2019-05-27

    一戰(zhàn)后到二戰(zhàn)前的東西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階段的歷史相當重要,歷來是高考命題的重點。此階段又可以分為三個歷史時期:(1)1917-1923:兩塊內容:一塊是以十月革命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塊:俄國,歐美,東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019-05-27

    這一部分的歷史十分重要,必須學好、吃透、弄熟。教材明顯分為前后兩塊:一是1895~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內容;一是1912-1918北洋軍閥反動統治,革命派繼續(xù)斗爭,中國革命由舊向新轉變的六年。學習這一部分抓住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中國古代史明清 2019-05-27

    一、時間:14世紀 19世紀前期 二、歷史階段特征: 總體特征: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fā)展和封建社會由盛而衰。 1、政治方面:明清時期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封建制度由盛而衰;中央加強了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祖國的遼闊版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中國古代史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 2019-05-27

    1、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積極消極影響。* 2、正確看待兩宋和遼、西夏、金之間的和與戰(zhàn)。透過現象看本質。 3、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內容和作用。*正確評價。 4、宋、遼、夏,宋金對峙圖,契丹,黨項, 蕃漢分治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中國古代史——隋唐 2019-05-27

    中國古代史 (BC2070 AD1840) 隋唐 581 907 政治 1.安史之亂和藩鎮(zhèn)割據:唐朝由盛而衰。 2.★三省六部制: ⑴職責分工:①中書省決策、②門下省審議、③尚書省執(zhí)行,其下設六部 ⑵影響:①分工明確,②提高效率;③皇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中國古代史秦漢 2019-05-27

    1、秦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條件。 2、秦始皇建立和鞏固統一和中央集權的措施。 3、從正反面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 5、秦皇、漢武多方面的活動。 6、理解和評價焚書坑儒、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內容,作用*。 7、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中國古代史——先秦 2019-05-27

    政治 1.夏商和西周(BC2070 BC771): ⑴王位世襲制:禹傳啟,世襲制代禪讓制。 ⑵西周分封制:①分封對象:★宗族姻親、功臣、古代帝王后代。②分封目的:鞏固統治。③受封者義務:服從命令、鎮(zhèn)守疆土、隨從作戰(zhàn)、朝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鍵詞